危大工程清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重大危险源预防控制措施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建筑业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性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特性,结合所承担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依据总队《体系文件》,结合本项目特点,所识别的重大危险源,归纳为几类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1、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4、中毒;5、火灾。二、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1、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2米(含2米)以上作业,建筑物四口五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2、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3、中毒——指化学危险品的气体、物体、粉尘、一氧化碳、电焊废气等,由呼吸、接触、误食及食用变质或含有有害药品的食物造成的中毒,并对人身造成伤害的。4、触电——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5、火灾——电气设备线路安装不符合规定,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未按规定明火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对人体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三、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一)对重大危险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二)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2、加强对施工人员队伍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四、几个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一)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护措施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1、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项目部、施工队、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4、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用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5、在外檐施工中,作业班组要对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拉结点、安全平网和密目式安全、脚手板等进行使用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操作。6、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护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二)、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根据国家JGJ46-2005规范规定,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制定本措施。1、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2、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求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3、必须由持有上岗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4、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5、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12、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