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角度的增值税转型效应分析周瑞马广奇(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增值税转型的关键时期,本文在介绍国际上增值税类型及我国增值税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着重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增值税转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关键词】增值税转型、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企业经济活动、影响【作者简介】周瑞(1983-),女,陕西省咸阳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马广奇(1964-),男,陕西合阳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后、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财务管理;发表文章100余篇,出版《资本市场博弈论》等著作数部,多篇文章获奖或被转载。【联系】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6研43信箱,邮编710021,电话15929732275,电子邮箱06zhourui@sust.edu.cn。一、国际上增值税的类型与特点从国际上看,增值税按照外购的资本性货物(又称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是否可以从进项税额中扣除,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1、生产型增值税。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税额时,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即课征基数为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固定资产折旧数之和。它之所以被称为生产型增值税,是因为从国民经济整体来看,课征基数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生产型增值税由于不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因此课征基数较大,财政收入较丰厚。从制度设计来看,该类型的增值税不鼓励设备更新。与其他两种税制相比,生产型增值税最不彻底,纳税人的税负也最重。我国现行增值税立法就采用这种类型。2、收入型增值税。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税额时,允许扣除本期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即课征基数为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之和。它之所以被称为收入型增值税,是因为该类型的增值税的课征基数相当于国民生产净产值。应该说这种类型的增值税是比较温和的,因为它既鼓励了投资,又可保证财政收入。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全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于国民收入。从一国范围看,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对国民收入征税,这也正是“收入型”增值税得名的原因。目前实行这种税制的国家,主要有阿根廷和摩洛哥。3、消费型增值税。是指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税额时,允许扣除所有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它之所以被称为消费型增值税,是因为该类型增值税的课征基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数,从国民经济的整体上看相当于只对消费资料征税,不包括生产资料的价值。消费型增值税对于促进投资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目前,全世界有近140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增值税,绝大多数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二、我国增值税的演变与转型我国自1982年颁布《增值税暂行办法》后,于1983年1月1日开始试行增值税。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时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在随后几年,为了充分发挥增值税在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组织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我国不断在税制改革方面进行探索。1987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完善增值税征税办法的若干规定》,逐步完善了增值税的计税方法。1993年底我国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税制改革,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增值税实施细则》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建立起了新的规范化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格局。1994年的税制改革,扩大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简化了税率档次,实行了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抵扣税款的机制,在税制和管理的科学化与国际化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在实施中,无论是税制模式还是征收方法,与理想的成熟型增值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增值税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而没有一步到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第一,稳定财政收入。生产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是不允许扣除购入的固定资产已纳的税额,扩大了增值税的税基,在增值税率一定的条件下,增值税收入无疑可以增加。第二,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综合国力较弱,而且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