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党员干部脱贫攻坚驻村工作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县人社局结合单位实际,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和县对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采取强有力的举措,并在人力物力上对帮扶社区在脱贫攻坚中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全局挂包同志的共同努力,使挂钩帮扶贫困社区的贫困人口明显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为**社区早日脱贫摘帽与全国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情系家乡山与水,问道**脱贫攻坚路**县**镇是生我养我的家乡热土,听到要回到家乡开展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百感交集,因深知**镇地处国家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区,贫困程度之深,脱贫第1页共7页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县人社局牵头挂钩帮扶的**社区系**镇。此时,我突然想起一句“道阻石,大江毕竟东流去”的诗,又想想我自大学毕业后已在外工作十余载,此时不回去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还待何时,就这样踏实了驻村**镇**社区的帮扶路。家底精准方破局,靶向发力为攻坚**社区位于**县西部、**镇北部,东与**村相邻,西与照壁村隔河相望,南接古寨,北邻新街,距**县城47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系待开发的处女地。一是自然资源状况。全社区辖15个居民小组,主要居住有汉、彝两种民族。现有农村人口1139户4316人,其中劳动力2558人。最高海拔2390米,最低海拔2130米,相对高差260米,平均海拔2260米。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8℃,年平均气温10.8℃,日照时间92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31mm,无霜期280天,国土面积10.07平方公里,第2页共7页其中耕地10244亩,人均耕地2.37亩,森林覆盖率32.2%亩;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社区地处山区河谷地带,耕地、气候多样化,农作物以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其中粮食作物玉米种植3128亩,总产量1145955公斤,马铃薯种植2710亩,总产量4623265公斤。经济作物种植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较低。畜牧业以生猪、牛、山羊、禽类为主。其中生猪存栏4030头,出栏3146头。牛存栏782头,出栏165头。羊存栏450只,出栏230只。活禽存栏7298只,出栏3336只。全社区农林牧业总收入1665万元,外出务工收入3251万元(XX年外出务工2327人)。粮食总产量127万斤,人均有粮295公斤,社区内有完全小学1所,在职教师22人,在校学生867人,人均受教育年限7年;建有标准化社区卫生室1个,有社区医生4人,农家书屋1个,社区居民活动场所4个。安全饮水全部解决,所有居民小组通动力电,混凝土路通行政村,建档立卡贫第3页共7页困户均有安全住房,宽带网络已覆盖居委会、学校、社区卫生室及居民小组,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已全覆盖;三是贫困现状。**社区属国家深度贫困社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2户1864人,截止XX年底,已脱贫出列158户596人,现仍有364户1268人未实现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为29%。虽经地震局、人力办和人社局近几年的扶持,社区群众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改善,但距脱贫的任务和要求上仍有一定差距。一身臭汗一脚稀泥,走出村民兄弟情在帮扶过程中,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事事为群众着想、处处为群众解难,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干部的真情,俯下身子、埋头苦干,用干部职工的“泥腿子”“捂”热了群众的脱贫心。首先主动作为,为了拉近与群众的关系便于各项脱贫工作的开展,小到学着蹲在火塘边拉家常、喝转转酒、走村入户宣第4页共7页传政策、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协调动员各村组环境整治。大到筹划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等,晒黑了脸,磨破了鞋;其次克难攻坚,在脱贫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鼓作气,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攻克扶贫中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第三相信群众,因异地搬迁遇到一些需要征求老党员意见建议的问题,我们沿着蜿蜒泥泞的乡村小道,来到了六社老党员李春能家,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老党员李春能热情的把我们让进屋,刚一坐下,老党员李春能就跟我们讲起他当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