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办服务机制工作意见目前,老龄化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特别是孤寡、空巢、困难老人需要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渐迫切。为更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落实市老龄委提出的建立“关注老年人精神家园”活动要求,现提出建立为老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年人,把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为老服务的长效机制,推动老龄工作全面发展。二、目标任务(一)健全为老服务网络,培养一支较高素质、覆盖面较宽的为老服务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和社会邻里义工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和质量。(二)街、居服务组织制度健全、职责明确,措施得力、工作规范、运作有序、成效要显著。(三)服务的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既要有生活方面的服务,又要有精神的服务;既要有一般性的服务,也要有特殊的服务;既有登门服务,又有日托服务。(四)实现老年养老场所、教育场所、活动场所齐全,功能完善,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各类活动。(五)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得以落实,老年人的权益得以维护。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浓厚,老年人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六)老年文体组织及协会组织健全,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老年人参与率高。三、服务的形式、内容与要求第1页共5页(一)服务形式日问候为老服务的专职人员,邻里义工和子女,每日要通过电话或上门进行问候,掌握老人的情况,提供及时的服务。周交流邻里义工、社会志愿者、社区老龄工作者,每周与老人进行交流,掌握老人的需求,给老人以精神慰籍。月探望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每月走进孤寡、空巢及特殊困难的老人家中,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季活动社区每季度组织一次尊老、敬老、助老方面的主题活动;为老人做一件好事,搞一次敬老演讲,搞一次征文等活动,从而在社区内营造良好的为老服务氛围。年走访企业、驻区单位每逢重大节日要主动看望老职工,给他们送去祝福和关怀。(二)服务内容生活照料帮助老人买菜、做饭、做家务,陪老人洗澡、看病,给老人捐赠物品,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精神关爱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散步、逛公园、看电影等。健康关怀为老年人查体,建立健康档案,当老年人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求学服务办老年学校,建图书室,开设老年课堂。请律师和医生为老年人讲法律知识、健康知识,让老年人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法律救助解答老年人提出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给老年人讲解法律知识,帮助困难老人实行法律援助。休闲娱乐白天把老年人聚集起来,喝茶、下棋、唱歌、跳舞,组织老年文体队伍,开展老年文体活动,让更多的老年人在活动中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开发老年旅游,开阔老人视野,让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大自然,增进老年人的感情,解除老年人的寂寞感。(三)服务要求1、专业服务人员要做到每天至少提供一次不低于2小时的服务,所服务的项目必须达到老人满意。2、日间照料要做到社区的所有场所,全天向老人开放,让第2页共5页老人集中在社区学习、活动、娱乐,并且有专人负责。3、单位服务要做到每年至少走访看望一次老人,为老人捐赠物品,解决老人的生活困难。4、志愿者服务要做到每月至少探望一次,每次探望要有具体内容和效果。5、医疗服务要做到结对子的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每半月与结对子老人通一次电话或登门看望,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至少每半年为结对老人查体1次,老人生病时随叫随到,为老人提供成本价格的医疗服务。6、法律服务要做到每半年组织一次律师和法官进社区活动,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老人解决问题。四、运作机制(一)成立机构。即街道成立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受街道办事处委托具体组织实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