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摘编2009年第2期(总第2期)青海银监局小企业贷款推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12月7日编者按:本期摘编2009年1-1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重要新闻,供参阅。江苏银行“三大措施”保障中小企业渡难关在海内外经济形势日益趋紧的大背景下,一些企业遇到生存压力,而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更是受到上下游强势企业的挤压,对此,江苏银行采取“三大措施”,保障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江苏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民营经济、服务城市市民”的客户定位,在满足中小企业老客户信贷需求的基础上,贷款规模向中小企业倾斜,积极为全省范围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今年以来,江苏银行采取三大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支持小企业的户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级行可按照“有保有压、有进有退”要求调整支持对象,但支持面必须扩大,并下达了全年新增1310户的指标。二是在确定全行小企业贷款规模新增计划时,规定小企业贷款增速不得低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三是鉴于今年贷款资金十分紧张,要求各分支行留出一定比例的信贷规模,满足已有中小企业的需求,与中小企业共存共荣,共渡难关。目前,江苏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990亿元,比今年年初增加14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在全行贷款余额的占比高达76%以上。其中,小企业授信户数8821户,比年初增加1983户;小企业贷款余额136亿元,比年初增加25亿元,增长22%。(2009.01.03)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试水“信贷工厂”模式国内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模式悄然生变,标准化流水作业的“信贷工厂”模式正在陆续被国内银行采用,成为国内银行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加速器。杭州银行尝鲜“信贷工厂”意指银行像工厂标准化制造产品一样对信贷进行批量处理。具体而言,就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设计、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业务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批量操作。在信贷工厂模式下,信贷审批发放首先要做到标准化;在贷款过程中,客户经理、审批人员和贷后监督人员专业化分工;最后,为了监控风险采用产业链调查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借贷企业进行交叉印证。这一模式起源于海外,国内目前已经有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在采用这一模式。杭州银行是国内较早采用这一模式的银行之一。杭州银行深圳分行戴明介绍说,2005年杭州银行引入澳洲联邦银行作为外资战略股东,随后在澳洲联邦银行协助下开发了小企业信贷标准化操作模式。据了解,杭州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则实现了“单线审批,直接授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以很快获得贷款,不符合标准则不能获得贷款。这就是典型的“信贷工厂”模式。作为一家以小企业贷款见长的区域性银行,杭州银行从小企业标准贷款中尝到了甜头。杭州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冷文广介绍,杭州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增量已快速增加,2008年上半年占据浙江省20%以上增量,而不良贷款率却没有上升。“杭州银行预计2008年净利润可超14亿,每股收益超过1元。”杭州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冷文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说。由于这一模式明显提高了银行在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效率,国内银行开始陆续引入这一模式。据了解,建设银行在江苏、中行在上海等地开始的小企业信贷工厂已投入市场。与杭州银行不同之处在于,中行、建行从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引入操作模式。监控难度增加业内人士认为,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将被更多国内银行采用。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中小企业现有4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数量90%多。但对银行来说,中小企业单笔贷款额度小、风险高,实际具有零售贷款性质,长期以来银行感到对小企业贷款“不划算”。信贷工厂模式却通过银行动态提高效率,发挥出了小企业信贷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为银行重回小企业信贷市场找到了利器。以建设银行为例,据称其小企业信贷高达700万的额度,也只需要两天的审批时间。挑战在于,在快速审批机制下如何保证信贷产品的供应、强化信贷风险监控?“信贷工厂”模式对国内银行原有的信贷管理体制提出了变革的要求。杭州银行戴明介绍,杭州银行完成了小企业信贷一步到位的改革。他介绍:“产品最重要,产品研发部门必须能够提供短平快的信贷产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