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收益与成本分析(1) 摘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准确、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根据信息披露的动力,从成本效益的原则出发,分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关键词:信息披露 动因 成本效益 监管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从维护投资者权益和资本市场运行秩序出发,根据法定要求将自身财务经营等会计信息情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且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着披露不完整、不充分、不真实、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探析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一 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组织形式下,企业管理当局是对外信息披露的主体。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当局。因此,信息披露的动因也就是管理当局披露信息的动力。信息披露的契约性动力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企业信息披露的动力首先源自公司缔结的合同。信息对于监督合同的遵守情况是必需的。例如,假如管理当局的努力是不可观察的,就将导致产生建立在公司经营成果基础上的激励合同,要提供经营成果的计量就需要净收益的信息;当一个公司举债时,在合同中就必定包括债务条款,与债务条款相关的不同比率信息是必要的。这些合约的存在,必定要求管理当局披露如净收益一样的信息。假如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不充分、不准确,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薪酬也会受到影响。信息披露的市场动力基础管理人员提供有关其公司信息的动力也源自于市场的力量,包括以下几个市场:1 经理人市场 经理人市场常常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因此,假如管理人员发布虚假、不完整和误导性的信息将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影响,影响到管理人员未来竞聘、选拔和晋升的可能。所以,经理人市场为信息的披露提供了重要动力。2 资本市场 声誉和合同能够激励管理人员提高公司价值。这促使他们向市场披露信息。原因在于,更多的信息披露降低了对逆向选择的关注,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公司的股票价格和资金成本也随着分别升高和降低,这将表现为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和价值的提高,这也将增加管理人员的价值。3 接管市场,也称之为公司控制权市场 假如管理人员不能提高公司价值,公司就有可能被接管,假如接管成功,管理人员就会被替代。股东的不满情绪越高,接管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接管市场激励管理人员提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