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禁调研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秸秆禁调研报告秸秆禁调研报告秸秆禁调研报告为总结我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经验,了解落实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近期,我们赴xxxx、等市和省直相关部门以及xxx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供参阅。一、初步成效和基本经验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1亿亩,秸秆总量5000万吨以上,可收集量4500万吨左右。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肥料结构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也受压茬耕作时间紧、秸秆利用比较效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农民常常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又加重了大气污染,社会反响强烈。过去一个时期,我省在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秸秆焚烧时有发生,xxxx年夏秋两季,我省和XX省被列为全国秸秆焚烧火点数最多的两个省份;xxxx年,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58.4%,与国家要求到xxxx年达到80%的目标差距很大。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xxxx年以来,根据中央要求,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揽子政策。特别是xxxx年,将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夏秋两季火点总数为722个,比xxxx年下降了69%。其中XX市实现夏秋两季零火点,阜阳、芜湖、铜陵三市实现秋季零火点。综合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xxxx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量3260万吨,综合利用率71%,比xxxx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量2100万吨,比xxxx年翻了一倍,占可收集量的45%,饲料化、高温堆肥、秸秆发电和工业利用分别占可收集量的6.1%、2.2%、1.5%和3.7%,同比均有所增长。社会反响逐步好转,群众对秸秆禁烧工作认同感有所增强,正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一些农户主动参与秸秆收割留茬高度的监督和秸第1页共20页秆粉碎还田、离田清运等工作。中、高考期间群众对此方面的投诉较往年下降50%以上,江苏、河南等周边省份对我省焚烧秸秆影响其大气环境质量的反映明显好转。可以说,xxxx年是我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转折年,在政策落实和推进中所形成的思路、方法、成效值得认真总结,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今后持续推动这项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一是注重标本兼治,确立了堵疏结合、以禁促用的工作思路。着力在秸秆“还田”和“离田”上下功夫,明确了“堵”和“疏”两个发力重点。在“堵”的方面,出台了以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基础的政策体系,落实了地方和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了秸秆禁烧的责任追究,为坚决遏制秸秆焚烧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在“疏”的方面,重点围绕秸秆直接还田、秸秆发电、高温堆肥三种主渠道推进综合利用,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奖补力度。对小麦、玉米、油菜分别按照20元/亩、水稻按照10元/亩的标准进行奖补。据省财政厅统计,xxxx年,全省实际安排秸秆禁烧奖补资金20.95亿元,其中省级安排11.44亿元,市县安排9.51亿元,市县较应配套资金多安排5.34亿元,如亳州市就多安排了5271万元。这些奖补资金通过多种途径,分别落实到秸秆利用的市场主体和农民头上。在政策引导下,我省秸秆发电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截至xxxx年3月,全省投产秸秆电厂18座,装机规模51万千瓦,比xxxx年增长90%以上,目前在建的还有6座,装机16万千瓦,这些电厂的建立有力拓宽了“疏”的渠道,其作用将会日益显现。二是突出分类指导,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差别化政策支持。“差别化”主要体现在奖补资金发放标准和综合利用的方式方法上,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使用上,根据南北地貌、种植条件的不同,明确资金使用的7个重点方向。重点补贴13类农机具,带动了全省新增秸秆粉碎还田机1.4万台、免耕播种机7000多台、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3700台,这些机具在促进秸秆“还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谁使用,谁转化,谁得奖补资金”的补第2页共20页助原则,对秸秆发电利用水稻、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秸秆每吨分别补贴50元、40元和30元,这也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秸秆发电厂出台的燃料奖补政策。针对各地财政状况,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