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shèjì)--废物利用小发明---创意笔筒--宋慧俊课题(kètí)背景:“生活(shēnghuó)即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经验性课程。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所以,我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一直着力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tànjiū)的主题。通过这样的主题,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我校责任感研究专题,并结合相关学科活动的要求,为更好的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shíjiàn)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从注重学生亲历和体验的获得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更为广阔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在亲历实践中,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活动目标:1、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了解环保的基本常识,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环保给人们乃至地球带来的影响及意义。2、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通过对“低碳生活”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学会有效提问,培养学生合作团结,提高交流能力……活动准备: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研究”的大主题,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具有“生活性”,考虑到“低碳生活”也应该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环保”这个专题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五年级学生研究的展开。于是,在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中环保的资料,调查了环境污染的情况,还搜集了一系列的有关“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的短片。学生也准备了自己“低碳生活”方面的材料和数据及录像,以及变废为宝的、可以再利用的物件。活动内容1、搜集资料2、讨论资料搜集(sōují)的方法:环境(huánjìng)调查(网上学习,报纸摘要、书籍上、询问家长)实践(品尝,感受(gǎnshòu),变废为宝再利用)3、、制定个人(gèrén)调查记录表4、写资料(zīliào)搜集档案。5、记录活动的心得及体会6、分组活动要有条理地进行。7、资料的整理与汇总日期我的行动我的发现我的感想活动方法及步骤(一)首先在师生的亲切交谈中,确立研究的大方向。《纲要》强调“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地发展。在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由于五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不足,考虑问题难免不全面,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联串的提问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课堂上可以人文的进行关怀,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探讨商定出研究的大方向为“低碳生活我能行”。因为主题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研究的热情就会一下被调动起来,因为问题是从他们的角度,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积极性会非常高。(二)细化主题,确立研究的小问题下一步就是帮助学生细化主题,确立研究的小问题了。要想使主题的研究具有可行性,问题就不宜过大。着名学者张力曾经说过:“应该写小题目,不要搞大题目,小题目能写出大文章,大题目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我通过追问学生“那么,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你又对什么感兴趣呢?”学生们开始兴奋热烈的讨论、交流起来。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和思考,学生逐步发现这个大问题可以分成几大类。同时,通过分类也启发了学生又想到了更多、更全的类型及问题。不仅更进一步细化、深化了主题,还促使学生发现有关中环境保护的更多学问和奥秘。激发了想继续研究下去的兴趣。(三)学生(xuésheng)自由组合活动小组。让学生根据兴趣相同,自由组成研究小组的原则,去组合研究小组,为了让孩子们人人有事干发挥每个孩子的作用,让每个小组更够更加合理的分工,教师(jiàoshī)在孩子们自由组合后,在自愿的情况下适当的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四)制定活动(huódòng)计划在学生自己的活动计划制定得差不多的时候,请一组计划制定较为具体全面,而且比较有本组特色的,展示给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