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根底上,本课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标准地测定水温,并带着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第一,形成温度概念。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准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实验完毕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分组实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学生讨论后站起来)好!你们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看,桌上有三杯水,左边是一杯冷水,右边是一杯热水,中间的是温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感觉到冷与热了吗?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将左手食指放入温水中,再将右手食指放入温水中,感觉到的冷热一样吗?(不一样)【评:(1)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学生较为感兴趣;(2)选手指感觉灵敏的同学,是为下面感觉到的冷热不一样做铺垫;(3)将左右两只食指插入温水,书本中安排是同时插入后,我经过屡次实验,感觉一先一后,效果更加明显。】哪只冷一些,哪只热一些?(右手冷一些,左手热一些)是这样的吗?可,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冷一些,一只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原先右手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原先左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噢,是这个原因致使我们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一样。(板书:冷热)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板书:温度)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当我们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时,就要借助科学仪器——温度计。过渡: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三杯水的温度?(想)那好,我们先得学会怎么使用温度计,老师介绍,大家要听仔细。【评:借助刚刚桌上的三杯水,抓住学生急迫想知道桌上三杯水温度的心理,激发学生测量的欲望,为学习使用温度计做下铺垫。】(1)(出示温度计)这就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很易碎。所以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特意做了个大模型。(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就是1C。(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那么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就是多少摄氏度。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大家清楚了吗?好!看看老师教具上的温度是多少?(学生读数)改变液柱的高度,学生继续读数。【评:以往说到科学课,我们马上想到的就是让学生亲历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