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第二中学七年级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导学稿执笔人:龙艳总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字:包级领导签字:学生:上课时间:集体备课初案授课教师个人批注一、课题:登上地球之巅二、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1、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及其选材角度。2、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耸立()砭骨()崔巍()匍匐()阴霾()余暇()2、解释下列词语。①砭骨::②履践:③阴霾::④迫不及待:⑤侵袭:⑥哀思:3、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2)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3)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1-(4)找出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读一读。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2、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3、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二)议一议。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2-什么?是否离题?3、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4、赏妙笔。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_____________”这句话,因为_________________。5、方法小结:明确: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1、写一写。句子仿写:.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5月31日傍晚,大雨倾盆,我们家楼下水流成河,不知什么时候天气才能晴;1月23日傍晚,余辉缭绕,五彩斑斓的晚霞显现在天际之中,片片云朵在天空中与晚霞映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亮一亮。亮出自己的仿写成果,共同提高。【拓展检测案】一、课内语段阅读。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3-1、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指什么?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什么作用?4、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请结合全文回答,队员们在攀登中会遇上哪些痛苦?5、文中引用了《埃非勒士峰探险记》的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6、文中多次出现中国登山队员一词,如果去掉中国一词,好不好?7、第四段第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8、第四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反思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