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教师实践减负增效之我见学校:大兆街道三益小学姓名:闫小花电话:029-85825919日期:2013年11月减负增效之我见“减负增效”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轻松、更愉快。‘减负’不是不布置课外作业,而是要制止繁琐重复的、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题海战术。怎样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怎样科学地、适度地运用好考试、作业等手段,保证教学质量?这才是‘减负’的实质内容。我认为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是:当今的课程改革与评价制度改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一方面,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趋向生活化,简单化;另一方面,社会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成绩来衡量。加大作业量也就成了教师最省心、也最有效的手段。教师教学行为表现为简单化,对每种题型每个知识点进行排雷式机械地反复地进行练习。这样的教学始必造成作业负担过重,一旦学生不堪重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那么“高质量”就难以保证。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对于减负增效的几点做法:1.教师观念的转变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体现数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趣,利用媒体激趣,讨论交流激趣,动手操作激趣,启发诱导激趣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课开始到课结束都带有兴趣,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探究知识的过程。2.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手段是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象等),使二者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4.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承认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并持之以恒。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布置学生作业应因人而异。学生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因此,教师布置作业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有梯度和区分度,要分开层次,不拿同样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比如,将作业分为课堂独立完成作业和课外思考作业;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组,然后分层布置作业,分成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有的同学要全做,有的同学可以只做基础题,少做或不做提高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提高,都感到满意。千万不能造成一些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不实、程度不高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5.注重习惯培养,指导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轻负担高质量”的又一保证。学完每一章节要求学生画知识树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一本书下来,就六七幅知识树,把厚的书读薄,消除了学生认为数学难数学繁的紧张心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高质量的保证,我着重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作业订正习惯、不懂就问习惯、上课勇于交流习惯。教师在课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指导学习方法。课堂上鼓励学生去看、去听、去想、去问、去说、去写、去做,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善于获取知识的会学习的人。特别是当学生自己把问题解决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归纳掌握解题方法,学生的“土方法”在教师的指点下上升为“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