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会受到哪些因素制约?活动:欣赏下列三组作品,分组讨论:每组两件作品有什么区别?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要求:1、每位同学都可以本组内陈述自己的观点,小组长作好记录。2、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给大家阐述你的观点。第一组作品第二组作品第三组作品总结《最后的晚餐》1496-1498年达·芬奇(意大利)作品介绍作品介绍《最后的晚餐》1592-1594年丁托列托(意大利)返回《干草车》(油画)康斯太博尔《渔笛清幽》(中国画)夏圭作品介绍作品介绍返回《大卫》多纳泰罗《大卫》米开朗基罗作品介绍作品介绍返回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受到了:时代性地域性艺术创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美术批评常用方法: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从作品的总体神韵和气韵上来判断。2、形式主义批评从作品的形式上判断,如:点、线、面、色、空间、手法等等。4、社会学批评从美术作品的社会干预功能上来判断。3、历史批评把美术作品置身于历史中。5、心理学批评从美术家个人的精神、品德、情感等入手。在本课33件作品中找出一件你最喜欢的作品并阐述你的理由。活动:要求:1、每人只需要选择一件作品,组长不参与选择。2、以小组为单位,在本组内陈述自己的观点,小组长作好记录。3、随机抽取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所喜欢的作品。4、在该同学介绍的同时,请组长对其评价方法进行归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会有分歧么?作品列表作品欣赏常用评价方法作品列表:西斯廷圣母利比亚女先知利塔圣母渔笛清幽晓雪山行图梅花图墨兰图墨竹图父亲最后的晚餐·达最后的晚餐·丁哀悼基督椅中圣母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大卫·多大卫·贝大卫·米千里江山图卷吹笛少年绿色长城吹笛女干草车艰苦岁月床虢国夫人游春图造化为师洛神赋图卷梦红太阳光辉暖万代约翰静物一条街道的忧郁和神秘巴黎街景返回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以耶稣为中心,12门徒3人一组均匀的分布,13个人物一字排开,高度几乎一致。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均衡、对称、和谐的审美要求。返回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主要人物成一个对角线的倾斜式排列,场面显得热烈、骚乱。激烈交错的“动感”有别于100年前那个时代所最求的平衡与和谐。返回《干草车》是一幅油画风景作品。因为地域的差异,东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的区别。西方人实际、热情、追求真实,从而产生了以光影、形体、透视等等为主要手段的写实类油画风景作品。返回同样是风景作品《渔笛清幽》是一幅中国画。东方文化讲究意韵悠长、含蓄。从而产生了以营造意境,引人遐想为主的中国写意山水。返回大卫是以色列历史上的少年英雄。多纳泰罗的《大卫》正符合这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他手持长剑,动作和表情都流露出胜利后的放松和自信的样子。返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不再是少年的形象。他塑造了一个战斗中的青年形象。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动作以及紧绷的肌肉等等细节的刻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的冲击力和巨大的想象空间。米开朗基罗在《大卫》上的创新使得他的作品价值超越了多纳泰罗。返回局部作品欣赏返回返回《西斯廷圣母》拉斐尔(意大利)返回《利比亚女先知》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返回《利塔圣母》达·芬奇(意大利)返回《晓雪山行图》马远(宋)返回《渔笛清幽》夏圭(宋)返回《梅花图》弘仁(清)返回《墨兰图》陈古白(明)返回《墨竹图》吴宏(清)返回《父亲》罗中立1980年返回《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意大利)返回《最后的晚餐》丁托列托(意大利)返回《哀悼基督》乔托(意大利)返回《椅中圣母》拉斐尔(意大利)返回《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诺尔德(德国)返回《大卫》多纳泰罗(意大利)返回《大卫》贝尼尼(意大利)返回《大卫》米开朗基罗(意大利)返回《千里江山图卷》王希孟(宋)返回《干草车》康斯太勃尔(英国)返回《绿色长城》关山月1974年返回《吹笛女》布岱尔(法国)返回《吹笛少年》马奈(法国)返回《艰苦岁月》潘鹤1958年返回《床》维亚尔(法国)返回《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唐)返回《造化为师》吴山明1996年返回《洛神赋图卷》顾恺之(东晋)返回《梦》卢梭(法国)返回《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亢佐田1972年返回《约翰》克洛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