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中西文化之节日差异设计者姓名宋房英所在学校长岗小学所教年级六年级研究学科英语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变动发展,也渗透到语言习惯中,应该说文化教学就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广州市小学英语第七册16、17、18课就介绍了几个节日的知识。为了拓展学生对节日的认知,我设计了这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英语的时间还不长,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多,这妨碍了学生的英语的语言表达以及文化习俗的理解。因而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学习文化背景,在课外的活动中,比较中西文化两种背景,掌握不同习俗等对教学的是顺利进行有着巨大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网络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家之间人们的进一步交往,人们相互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文化不一样,难免会有误解,为了减少误解,增进友谊,有必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这其中就是中西节日文化。3、课题介绍通过学生分组搜集资料、情景表演、课堂抢答等方式,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表达、互助合作的能力,从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中国和英国国家的文化在节日方面显著差异。在学习到节日这部分的同时,将各类不同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学生,同时让学生课外收集知识,通过自己的参与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将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节日的理解,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世界,热爱生活的情感。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1.知识与技能1)知识目标:能听、说、读、写本课四会单词和句子。掌握与运用与节日有关的词汇。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能说出原因。2)技能目标: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如到图书馆查阅文献,上网搜集,制调查表实地调查,整理数据,咨询专家等。2.过程与方法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2、通过课堂抢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掌握本课主要词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学习英语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西方人特有的风俗习惯给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英语背景知识,为其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做好知识铺垫。对能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有喜悦感,成就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放眼世界的开阔思想。(2)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网络资源辅助英语学习的能力;注重小组内个体学生学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学习的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1.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可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2.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更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可以自己做出对问题的回答。六年级学生会主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极进取掌握更多的社科、人文方面的知识。3.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5.学生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非常熟悉6.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还不深。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有所不同。2.形成差异的原因。3.通过比较,看两者的相同。4.对待差异的态度和方式。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1.调查中国人现在怎样过西方节日。2.形成差异的原因调查及分析。3.我们怎样看待,怎样对待西方文化的熏陶。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