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教学设计兴平市马嵬中学杨云鹏2010年10月串并联电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教学仪器】(分组)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路的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知道了电路图的画法。在上节所涉及的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而实际电路中往往不只是一个用电器,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又有怎样的不同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初识串并联教师:现有两个小灯泡,要把它们接入电路,应该怎样连接呢?把学生分成四人实验小组,通过学生设计和连接电路,探究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以组为单位说出各自的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并总结出所连电路的“连接特点”。小结:两个小灯泡接入电路有两种连接方式。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初步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奠基。板书: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2、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叫并联。三、探究串并联特点1.连接串并联:组织学生分别连接串并联电路。2.引导探究:从电流的流经过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小结板书:①串联电路: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通过其他的用电器。并联电路: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不通过其他的用电器。从灯泡工作过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提问:“在你们所连接的电路中,试着取下其中一个灯泡,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个灯泡不能工作时另一个也不能工作。小结板书:②串联电路:一个用电器因断开不能工作时其他的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并联电路:一个用电器因断开不能工作时其他的用电器仍能工作。组织学生交换实验探究内容,探究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特点。进一步理解串并联的区别。进一步提出问题,两种电路中的灯泡互相影响吗?学生讨论得出:③串联电路: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单独工作。并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可以单独工作。四、总结对比让学生整理思路,记录笔记。通过填写表格,再次总结本课的内容,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再次强化。五、物理与生活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判别串并联电路。1、街道的路灯是怎样连接的?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2、家里所用的用电器是怎样连接的?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3、饭店宾馆等装饰用的小彩灯是怎样连接的?六、课后小结通过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小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教材。七、作业布置调查生活中哪些情况下用的是串联?哪些情况下用的是并联?【板书设计】第二节串联和并联电路一、串联1、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2、特点: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通过其他的用电器。一个用电器因断开不能工作时其他的用电器也不能工作。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单独工作。二、并联1、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叫并联。2、特点: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不通过其他的用电器。一个用电器因断开不能工作时其他的用电器仍能工作。用电器互不影响可以单独工作。三、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