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字4个:蒂、黠、抿、轿,写字4个:释、嘛、驳、纠。理解“面面相觑、狡黠、郑重其事、警惕、质疑、惊讶”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2.了解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思想,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写出对他的正确评价。3.体会侧面描写人物的作用。教学重点:1.通过研读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学生们在课上表现,引领学生感悟怀特森老师用心良苦。2.体会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育思想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体会侧面描写的重要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待任务,引入课题1.齐读课题——《一个这样的老师》2.想一想:读了课题以后,你产生了那些疑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正确断句)3.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狡黠凯蒂旺普斯……)4.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提出不懂的问题。5.集体质疑解疑(1)质疑(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面面相觑(指导“觑”的字形)冰川期胸有成竹郑重其事狡黠(指导“黠”的字形)6.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怀特森老师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什么?(1)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试复述科学课上发生的事。(3)说说你对怀特森老师的印象。7.给课文划分段落,讨论每部分的写的是什么。8.熟读全文。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面面相觑狡黠(强化“觑”、“黠”的正确书写;明确词语在文中的准确意思。)2.练读词语,回忆课文内容:饶有兴趣郑重其事胸有成竹绝迹惊呆狡黠编造怀特森老师凯蒂旺普斯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凯蒂旺普斯”事件。(依学情指导学生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过渡:我们都得了0分,真是不可思议!“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多么神圣!可是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居然是老师自己编造出来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0课——《一个这样的老师》。二、细读课文,深入感知(一)凯蒂旺普斯事件,感悟怀特森老师用心良苦。1.默读1——10自然段,体会:怀特森老师是()的一个老师。阅读提示:1.默读1——10自然段,画出描写怀特森老师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怀特森老师是()的一个老师。2.边读边做批注。2.集体交流——怀特森老师是()的一个老师。教学估计一: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博学(知识丰富)的老师。(关注1、2自然段,通过“面面相觑、惊奇、绝迹、没有人知道”等词语或句子,体会怀特森老师的博学,了解学生们对他的喜欢。)教学估计二: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捉弄人、狡猾、胡编乱造……)的老师。(关注5——8自然段,通过“狡黠、编造”等词语和学生的反应,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捉弄人、狡猾、胡编乱造……>的老师。)3.抓重点句,体会孩子们被捉弄后的气恼与愤怒,指导朗读。引:面对这样一个捉弄人的老师,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根据学情相机出示)“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的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1)“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1)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引读(2)指名读。4.感悟老师的良苦用心。引: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目的是什么呢?(1)师生角色体验,理解怀特森老师的用意:“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过吗?既然是‘绝迹’了,那就什么也没留下。我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2)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说出:老师想通过这件事让大家学会思考,认真分析,学会怀疑,敢于质疑。适时板书:思考分析怀疑质疑(3)交流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的老师?估计:(特殊、用心良苦、与众不同,教给我们学习方法……)随机板书:与众不同过渡:上怀特森老师的课,每一节课都是不寻常的探索,他虽然只教我们科学课,但他那独特的教学思想,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