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汝城六中袁健燕【活动设计理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周敦颐)是对莲的绝妙写照,古往今来,流传下来无数的表现、歌颂莲的佳作。之所以莲为众多文人钟爱,是因为我们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对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体现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大胆尝试。我们既不能将它看作是一堂传统的语文“传道授业”课,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一次轻松而热闹的班队活动。何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它要达成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它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再次是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多种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多元文化激烈碰撞。这里我们要设计的就是这样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预期达成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莲文化进行认知、体验、感悟和表述,培养语文学习必需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目标定位】1.通过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生活、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3.积累有关莲的诗文名句,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常识。学会分工合作,掌握探究了解事物的方法,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境渲染、音画欣赏、诗文诵读、小组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较为全面地了解莲文化,提高人文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公开课教案本次活动力争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探究莲的外在姿态到内在品质之间的联系,理解莲在文化情感上被赋予的特殊含义。课型设计:综合性活动教法学法:板块式教学、情境渲染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1.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2.指导学生欣赏以“莲”为主题的古诗文。三、教学难点1.探究古诗文中莲花的寓意。2.感悟和归纳荷花的文化内涵三、活动准备1、拟一份活动记录表,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内容、方式以及有关活动成果,评分结果,以此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2、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A组:探莲组组长:王美玉B组:赏莲组组长:梅裕芬C组:说莲组组长:张胜足D组:颂莲组组长:钟逸秀3、访谈有关行家,民俗文化研究人员。4、与学校图书室取得联系,开出有关图书目录,准备查询。【课前准备】指导学生以7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莲与科学知识、莲与现实生活、莲与文学艺术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提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搜集、整理材料:(1)莲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2)莲的历史、品种(3)莲的美食和药用(4)莲的名胜古迹(5)莲的诗文、故事、传说(6)莲与佛教的关系,与民俗文化的关系(7)结合对莲的观察与欣赏以及积累的材料,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出手抄报,或制作幻灯片,或制作网页,来展示集体的成果。【课堂展示】指导学生成果汇报,实现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莲文化的魅力所在。一、导入:2她撷着淡淡的清香,婷婷地向我们走来。她和着清风流水,袅娜地绽放在碧波之上。她以美丽的舞姿翩跹于诗文篇章之中,为文人墨客所钟情,又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莲花,走进莲文化,去感受荷风莲韵的魅力!(幻灯片循环播放莲花的图片,背景音乐为《江南采莲曲》)二、水中荷美——赏莲让我们走进第一个环节水中荷美——赏莲1.首先有请莲的科学知识组上台展示,大家掌声鼓励!2.莲的民风民俗组。3.同学们,你收集了哪些有关莲的成语,俗语.看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