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第一实验小学张启素(女,40岁)联系电话:13650574088谈谈小学低段书法兴趣的培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书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它是我国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国粹。练习书法,对练习者的身心、性格和审美都有着特别的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修炼书法很有必要。但是,从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好多学生都觉得练书法枯燥乏味,不愿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儿童主动学习最活跃的因素,是智慧、灵感的源泉。书法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怎样把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激发出来,在低段孩子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是每个书法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身书法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和观点:书法教学,小学尤其是低段称为写字教学。它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没有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一、循循善诱,注重言传身教。小学生的摹仿性极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摹仿,所以注重言传身教,是激发学生书法兴趣的首要条件。言传主要是在课堂上。课堂上单纯地讲用笔、运笔、笔画的写法、字形结构和章法等高深理论,对小学生来说既空洞又枯燥,不但不能激发兴趣,反而使他们对书法望而生畏。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写字教学一不注意就会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以往的“精讲多练”突出了老师的主要给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对孩子来说是“要我学”,就是一种负担,怎能谈得上“宝贵礼物”?所以,教师要根据写字文本,结合学生实际,对写字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创设情境、创编游戏、比较正误等,以此调动学生“我要学”的情趣。记得有一次,教低年级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一直写不好,安排总是不恰当,似乎无法接受我的讲解。后来我让学生做了个游戏,请班级最胖的一位学生与最瘦的一位学生同桌并坐,也请两位个子相当的学生同桌,让大家观察他们所占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再回过头来写字,学生都掌握了。从此,我便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通俗,生动,有趣的内容: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书法发展史,书法动态及学好书法的重要性等。让学生知道写好字可陶冶美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写好字,作业清秀,字迹端正;写好字,可以出黑板报;写好字,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会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乐趣。与此同时再适当插入一些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学到知识。如:讲执笔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五字执笔法”,而是先给学生讲了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在练字时,由于执笔不得法,其父亲从其身后将笔管提掉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便问怎样执笔才算正确,我趁机便讲了五字执笔法,边讲边示范坐姿及握笔的姿势,甚至手把手的教他们,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执笔方法,而且学得很愉快。身教即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老师板书、批改要认真、规范、工整,这将对学生产生很深的影响。二、勤学苦练,产生兴趣。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对学生讲,并不是练一百日的字就能成为书法家,而且要持之以恒通过勤学苦练。我首先是充分利用每天下午二十分钟的写字时间,严格要求,由易到难地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具体指导和训练,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接着是结合学校的活动、兴趣小组,选拔学生参加书法展示和比赛等,调动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级形成一种勤学苦练的好风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学生对执笔、运笔、结构、章法的要点已基本掌握,初步认识了一些规律,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学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变兴趣为动力,促使他们向书法艺术高峰攀登。三、利用多种评价手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巩固法国教育家欧文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心,比他的学识和才能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用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鼓励的话语、会心的微笑、诙谐的批评贯穿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