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VIP免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1页
1/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2页
2/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_第3页
3/4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源理解重点词句和体会情感,以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4.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缅怀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战争图片,制作课件。向学生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2.学生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2)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课前搜集,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新课:最近我们一直在谈论着一个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课下同学们又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下面把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向大家作以介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分类。)师:战争与和平,总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和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尽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失去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4.师: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轻读课文。要求:(1)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读顺(2)这篇课文写了什么?5.学生自由读文。6.指名朗读课文。朗读中注意进行正音。二、默读课文.学习词语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2.结合学生的问题,解释一些词语,读好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3.认读词语: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女、充满解释:“蓝盔”。课件:出示维和部队的照片维和部队士兵统一戴蓝色盔帽或贝雷帽(蓝色象征和平),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也称蓝盔部队。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请你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师:这篇课文是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板书:问候与感谢),接着是对爸爸出征前后的深情回忆(板书:倾诉与怀念),最后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板书:发出呼吁)这篇文章情感真挚、催人泪下。下面请你再读课文,从以下三部分内容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来读。问候与感谢倾诉与怀念发出呼吁2.学牛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有关段落,教师相机指导: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第二课时一、指名学生读全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二、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精读课文1—5自然段)。1.师:在信中,失去爸爸的雷利先回忆了两年前那一段痛苦的经历,请同学再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一下雷利当时的心情。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说一说,你从中体会了雷利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2.师:雷利悲伤,雷利痛苦,雷利怀念自己的父亲!这又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呢?再读1-5小节。(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可勾画,可写小注。(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点拨、指导朗读。(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3)情境创设:师: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充分想象雷利等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情景。师:我忘不了的是爸爸那深情的目光呀,让我们一起再来读。生齐读3小节。3.师:多美好的约定呀,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来迎接他。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