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鲁迅先生吗?记得?那就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吧!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我们曾学过他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收入先生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共10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陆续发表于《莽原》,以《旧事重提》为总题。1927年7月,将它们结集出版,改名《朝花夕拾》。第一版由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的说是“小说之最古者”)。十八卷,旧称大禹、伯益所作。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山海经《山海经》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诸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著名故事均有所记述。山海经骇掳悚斋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陆玑粗拙hàilŭsŏngzhāichuāngbāhuángKĕmùjiéPīlìzhuōjī疏懒孤孀shūshuāng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作者对她的敬意?请以“从……来看,表达作者对她的敬意。”为句式各说一句话。思考与解答2、她外形的特点、不好的习惯3、懂得许多规矩5、为我买《山海经》4.讲长毛的故事1、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以及称呼的由来1、喜欢“切切察察”2、睡觉摆”大“字正月初一吃福橘……讨厌不耐烦先抑后扬、反衬特别的敬意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并对长妈妈其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长妈妈除了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之外,还有哪些性格特征呢?我们在第二课时接着分析。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这些缺陷,却不能掩盖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长妈妈的这种美德?请以“……的描写体现了长妈妈的……美德”句式说一句话。6——17段:1、烦琐的规矩正月初一吃福橘……2、“长毛”的故事3、为“我”买《山海经》迷信而淳朴善良、关心爱护我无知而淳朴长妈妈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我”认为和她说了没什么用处,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说明“我”对从她里得到《山海经》没抱希望,只是说说而已。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阿长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霹雳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别人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由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我”为什么因此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我”对她根本没抱希望,她却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这在孩童的眼里,似乎“有伟大的神力”。此外,她能理解我的需求、我的渴望,而这是别人做不到的,因此说她“有伟大的神力”。“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当时我以为没有人理解“我”的渴慕,而这时一个不识字的女工却因“我渴慕”给我买了回来。这不仅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震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长妈妈对“我”无私而纯朴的爱。综前所述,作者详写买山海经的事件,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件事呢?这件事更能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也能表现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的帮助和关爱。这怎么能不使作者怀念呢?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一个饶舌多事、有许多麻烦的规矩、无知而又迷信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又有着淳朴、善良、和关心爱护孩子的美德。本文记叙了阿长和鲁迅童年时生活中的几件事,生动地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