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拼贴的妙用》教学设计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广西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学美术第13册第4课本课是设计应用型课程。培养学生对材料作为形式美感因素的•认识,运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小布块、彩色纸、树叶等施展学生创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这一课题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对特殊材料十分感兴趣,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拼贴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拼贴画作品,体会其中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入手,自主创作,张扬个性,勤于思考、善于创造,培养学生敏锐的素材捕捉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利用收集的材料进行装饰画的创作。2、掌握拼贴画的表现技法。难点: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和色彩特点。教具、学具的准备:1、教具:课件、范图、纸张等2、学具:各色纸张、小布块、剪刀、胶水、8开卡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范画,导入新课师:请大家欣赏老师手中这幅画?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它属于什么画种?师:这种画叫做拼贴画,它是用各种材料拼贴而成的装饰艺术,它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做拼贴画常用的工具有:小刀、剪刀、胶水、镊子。常用的材料有:贝壳、羽毛、树皮、布料、草秆、沙石、种子、彩色纸等。其实,一片叶子、一颗豆子、一粒石子、一颗瓜子、一张报纸都可以成为拼贴画的材料!(课件展示:随手可得的拼贴画材料)(二)讲授新课1、接着请大家再欣赏美丽的拼贴画,归纳、总结这些画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思考、发言。2、同学们你们以前做过拼贴画吗?请你给大家说说当时你是怎样做的。(指定发言)板书:拼贴画特点:材料易得、技法简单、造型灵活、表现力强。表现技法有:1、剪2、切3、撕4、搓等。制作步骤:1、构思2、起稿3、制作4、整理。3、拼贴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问题?(画面的构图、材料的肌理和色彩特点,注意先大后小,先远后近。)(三)动手创作1、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范画,我看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请你们耐心点我们先了解制作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结合所收集到的材料的特点进行创作,注意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色彩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达到简练、生动、富有情趣。放开思路、不要拘泥于写实。2、请你们拿出准备的材料,在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现在开始拼贴作品。我们要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得好。(课件出示作业要求,播放背景音乐)3、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使用剪刀、小刀。(设计意图:用音乐创造良好的氛围,注意辅导与启发交流、合作,共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四)欣赏交流共同分享学生拼贴成果各小组选一位代表带着你们组的作品上来,大家站成一行,请将你们组的作品高高举起,让大家观赏。2、各位同学看看,你最喜欢哪幅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好!掌声鼓励)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加以适当补充。(五)总结延伸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怎样来理解《拼贴的妙处》,它妙在哪里?有何用处?(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2、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用身边随手可及的材料制作拼贴画的技法,我相信今后靠大家的一双巧手,定会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课堂上大家都当了一名艺术家,课后可别忘了当一名环保天使呀!教学反思: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拼贴画的创作。利用拼贴这种制作方法可以使这些材料成为装饰品,美化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及时给予指点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生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生活中会有好多意想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