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南六省活动点评与交流此中南六省活动共观摩课例13节,其中小学5节,初中和高中8节。12月6日上午,安排了课例点评和交流时间,首先由湖南省音乐教研员薛晖老师对小学课例做了点评,由海南省音乐教研员欧阳涛老师对中学课例做了点评,之后人民音乐出版社莫蕴慧社长做了简要讲话,最后聆听了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吴斌老师关于音乐教学问题的一个讲座。薛晖老师评课两个感谢:感谢所有上课的老师以及指导教师,感谢活动组委会精心组织这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三点说明:一是虽代表大会发言评课,所讲仅代表个人观点;二是点到的亮点或不足,对课不对人,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教学;三是此次评课不仅仅是针对课例,还想与老师交流一些本人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与老师们交流探讨。这次参赛的课例分两种,两节唱课,三节欣赏课。首先谈谈唱歌教学:唱歌教学应该占据了音乐教学内容的80%,实施好唱歌教学,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实施唱歌教学,应根据每首歌曲特点而设计教学,有侧重地进行唱歌教学。同为演的歌曲,但歌曲又有许多不同,有的是着重在唱、有的节奏鲜明适合律动表现,有的旋律简单有利于视读乐谱,等等,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歌曲的特点而找到唱歌教学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这次参赛课中的两节唱歌课《柳树姑娘》《乃哟乃》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抓住了歌曲的特点,突出了歌曲学习的重点,紧扣材料来进行教学做得很好。《柳树姑娘》前面部分非常抒情、后面部分轻快活泼、跳跃,且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老师紧扣“让学生唱好歌曲、让学生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演唱效果。《乃哟乃》只有3个音,节奏很简暴打,老师紧扣这点,有机结合识读乐谱进行学习,且融入到土家族民族文化,旋律节奏适合用动作来参与表现。2009年的全国唱歌教学,唱歌教学九字方针: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吴老师的解释:唱会歌是一个人的本能,多聆听就会了,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唱很难的流行歌曲,主要是靠聆听来熟悉旋律;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唱好歌,学生能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恰当的情感来演唱表现歌曲。唱歌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即“好乐感、好声音”,如果通过我们的唱歌教学,能培养学生好的乐感和好的声音,唱歌教学价值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小学唱歌教学方略:以学生最喜欢、最快捷、最灵活的方式学会歌曲;将唱歌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用更艺术的形式表现歌曲。在现在的唱歌教学中,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在指导学生唱歌好曲中,仅强调要求学生哪里唱得强、哪里唱得弱,哪里应该唱得连贯,哪里应该唱得有弹性,而老师往往没有具体的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做到,达到老师想到的演唱效果。上海的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他会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指导学生演唱歌曲上,并且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形象的比喻,引导学生唱好歌曲,一步一步达到他所追求演唱表现的艺术境界。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要像指导合唱队教学是一样的,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达到老师想要的要求。再谈欣赏课教学:小学的欣赏和初中的不一样,更感性,欣赏的方式不一样,小学生需借用外显的动作随乐参与表现来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要有效实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一是演音乐。即动作参与体验音乐,如声势动作、舞蹈动作、有特点的表演动作等等。此次参赛课中的《狮王进行曲》和《在钟表店里》都设计了动作参与表现。二是唱音乐。即唱音乐的主题。可以唱谱或填词演唱。此次参赛课《狮王进行曲》和《在钟表店里》都依据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填词演唱的音乐主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画音乐。即依据音乐特点,以图谱的方式画出乐曲的结构特点和旋律特点,帮助学生直观音乐的表现特点,利于学生参与表现音乐。《狮王进行曲》和《在钟表店里》的图谱设计很形象。四是奏音乐,即打击乐器参与演奏音乐,或模拟乐器等形式参与表现。《在钟表店里》有乐器参与表现,效果很好。五是说音乐。即问题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中必要的聆听方式,但问题引导要细,设计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