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学习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游戏图、电脑课件、题卡。学生准备:胶水四、课堂实录(一)复习旧知同学们,知道老师站在你们的什么位置吗?老师的后面是什么?同学们能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分别是什么吗?“前后”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位置关系,大家学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知识,学习之前,老师请大家来听个小故事。(二)自主探索,合作解决1.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电脑演示动画故事:屏幕上出现小鸟图片,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屏幕上出现老树,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小鸟又说:“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设计意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提出的生活问题出发,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那么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1)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与前面同样的图,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哪组安排得又快又合理。(2)学生4人一组交流合作:把3只小动物的图片,合理地安排在各层房间里,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3)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4)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③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想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的方式多种:奖给发言的学生一朵红花;奖给小组成员每人一朵红花;为安排房间合理的小组鼓鼓掌……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分析思考,勇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从中确定出大家公认的最合理的安排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创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常识,判断小动物们各住哪一层最合理,再利用现有资源自己动手、团结协作,共同来安排房间,解决问题,发现上下这一位置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2深入理解“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1)同学们看图,现在3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能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这种位置关系来说吗?那么它们又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呢?现在请同桌之间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学生反馈的结果可能有:①小鸟在上面。②小松鼠在上面。③小松鼠在下面。④其他。(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评价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设计意图“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对学生而言,在理解认识和语言描述上都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此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初步理解认识的环节,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和自己的体验描述小动物的位置关系,初步感悟“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2)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①指名说。②同桌互说。贴: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4)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5)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经历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