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一熟: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②(事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③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④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很清楚;⑤熟练;⑥程度深。1、常言道:熟能生巧。()2、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3、这是一块熟铁,还有大用处。()4、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这样做。()5、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6、米饭还没熟,我们已经被锅里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了。()破折后作用•1、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2、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话题的转变;•3、表示声音的延长;•4、表示意思的递进;•5、表示提示或总结全文;•此外,破折号还有表示分行列举、引出下文、话语中断等作用。•1.“哞——”老黄牛一声长叫,精神抖擞地下地干活了。()•2.他不喜欢乘马车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3.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4.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破折号的用法:①表示解释或说明;②表示意思的递进;③表示意思的转折;④表示声音的延长。寓言诗既具有寓言的特点•寓意于“言”,“言”此意彼,“言”小意大;主题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发人思考。它又具有诗歌的特点:高度概括,想象丰富,语言精练。有感情的朗读寓言诗两首:《金鱼和鲤鱼》《老鼠为狮子担心》•优游:生活悠闲。•肴馔:宴席上的,或比较丰盛的菜和饭。肴,鱼、肉等荤菜;馔:饭食。•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慑服:因恐惧而服从。•自不量力: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做力不能及的事。•呜呼:哀叹,本文指死亡。《金鱼和鲤鱼》•写的是生活在鱼缸里的金鱼,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自以为比邻盆的将要成为盘中美味的鲤鱼要优越多了,并且嘲讽鲤鱼即将失去自由。而鲤鱼对金鱼的嘲讽不屑一顾,因为它跟金鱼对“自由”的看法不同。它认为金鱼虽然每日生活悠闲,却永远被囚禁在小小的鱼缸里;而自己虽然不幸被捕捉,将要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但到底是见过江河湖泊,见识到那里的广阔,享受过那里的自由。这样的经历,要比金鱼那鱼缸里的“自由”有价值多了。《老鼠为狮子担心》•写的是在老鼠看来世间最可怕的动物就是猫,猫的叫声都可以使它们因恐惧而顺从。面对这样凶狠可怕的猫,狮子竟敢和它打架,这岂不是去送死吗?老鼠实在是不能不对狮子说:你简直太自不量力了,怎么能打得过这么可怕的猫呢?真担心你已经丧命了!这两则寓言诗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只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貌,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它们。积少成多•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上说,楚国有一个人在过江的时候,剑掉在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上记号,标志出剑落的地方。等船停下来,再按船上的记号下水去找,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方法不对头,死心眼,不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坐井观天:唐朝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也,非天小也。”意思是坐在井底看天,说天很小,其实天并不小。后用“坐井观天”比喻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滥竽充数:竽:一种乐器;充数:凑数。《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一定要搞个三百人的乐队一齐吹奏。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赏赐。后宣王死,湣王立,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就逃跑了。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充作有本领,次的充作好的。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亡羊补牢:亡:失去;牢:牲口圈。《战国策·楚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再受损失。•守株待兔:株:树桩子。《韩非子·五蠹》上说,有一个人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同样撞死的兔子。原来比喻不经过努力而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在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里说,有人得到一口钟,想背走,但钟大,背不了。他便用锤子来敲碎它,钟便发出响声。他怕别人听见钟声来抢他的钟,便慌慌张张地赶紧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了,别人也不会听见。后用“掩耳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