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宕昌县新寨学区富坪小学王琼华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下面我将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电子白板的应用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目标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这些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习惯。3.情感目标: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二、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1~5各数,理解1~5各数的基数意义。本课难点是:1~5的写法,1~5大小的比较。三、教法1、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举例说明法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如1只鸟儿,1个苹果等,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3、发现法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四、学法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五、教学程序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