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梦——付天杰教师,总是被人认为是完美人格的。虽然我不认为教师一定要是完美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言谈举止。我想这可以理解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隐性知识,学生在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的同时,也学习着老师的行为方式和精神思想。除了注意个人的修养外,我觉得教师还应该着眼于学生。洪堡的教育理论的中心是以人类学为基础的,他没有把国家、社会而是把具有独特个性、特定需要、看法和能力的个人作为其教育人类学理论的中心。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育人上,而不是其他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正如卢梭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一种贯彻标准方针的手段,而是重视和发展儿童的自我。1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追求名师,应着眼于“师”而不是“名”。我觉得这句话值得很多老师反思。作为一名教师,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去引导学生,去激发学生。还记得上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做公开课,提前就把谁回答哪个问题安排好了,上课时,真的很形式,只是给别人看的。这个经历让我现在每看到公开课都在内心质疑一下。我知道,很多老师的公开课讲得真的是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不乏有些老师,只是追求一个形式,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我真的很希望教师不要本末倒置,一定要在有生的教育生涯中,倾注经历于教师的本分。当然有修养,倾注经历于本分的教师,也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我觉得教师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富于创新。现在的课堂已经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了,教师只有不断的向课堂中融入新鲜的元素和理念,才能得到学生热爱和认同。而且给学生留出更多的闲暇和游戏时间,给他们提供更多自我塑造的机会,这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是我的教育梦想,虽然他是那样的乌托邦,一时还无法实现,但就如沃尔夫所说:在白日梦中,我们清晰的诉说着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不是那些关于过去的乌托邦,而是面向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这些梦想中的未来是我们前进的号角,拥有它们,我们便可以通过现实的每一分努力不断获得成功。幻想可以改变事物的进程,并使它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