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探究赵瑞霞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本文主要谈了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八种课堂导入方法。关键词:课堂教学、新课、导入课堂教学中的导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有效的导入尤为重要。有效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下面是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新课导入方法。一、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这种导入以强烈的视听效果、逼真的现场感受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在课的开始,展示直观教具和媒体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直观导入具有生动形象、具体感性的特点,它在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想像、培养学生观察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进行直观导入的同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提问或叙述,以指明学生的思考方向。二、直接导入法上课伊始,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要求、教学进程,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一般在高年级采用。因为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较差,直接导入往往收效甚微。另外,有些新教师也常采用此法,因为他们的不太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及兴趣爱好,所以往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三、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情境导入以“情”为纽带,给学生以情感的体验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此外,情境导入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素养。四、故事导入法故事是孩子成长中的好朋友,能让孩子倍感亲切、乐于接受。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使孩子通过故事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去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五、悬念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是教师通过展示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现象,引起孩子们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关注,使孩子们产生一种欲求其明的迫切心理状态。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常能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从而积极主动地创建高效课堂。六、歌曲导入法歌曲导入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获得知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适时的播放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与此同时,用音乐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七、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提问,也可以由学生提问;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但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使学生暂时处于一种“愤、悱”状态,并且要以疑激思,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八、温故导入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