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教学目标: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音乐活动,音乐律动三、新课学习:1.师:竖起你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并为这首歌曲划拍,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聆听录音,划拍视谱。生答:2/4拍。师追问含义。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听完以后,你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聆听录音,划拍视谱。生:两段。师:为什么?(不追求答案的准确,为以后分析歌曲打下伏笔。)3.师: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生选择。(假设由第一部分开始。)师:老师先给大家唱一遍谱子,请同学们划拍跟着老师在心里默唱。师范唱A部分旋律。师:下面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分组自己来学习。遇到问题的请举手示意,老师来帮助你。生分组自学。师钢琴单旋律作为背景,并用琴声指挥分组。师:你们组最喜欢哪一句?水乡教学目标: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教学过程:一、表演《柳树姑娘》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的环境美不美?2.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1)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2)我们一起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试试唱音符。6.请自学后8小节。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山谷静悄悄教学目的:启发学生感受力度记号表现歌曲内容的作用,并以富有表情的歌声赞美祖国的大自然。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以富有表情的歌声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巩固以齐唱和分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演唱歌曲《蓝蓝的天》。三、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谁能说出山谷是什么样子?好,现在我们就到山谷中去看一看,这是山谷,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下高大的山林长得郁郁葱葱,小河静静流淌,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山谷中去看一看?2)板书课题——《山谷静悄悄》3)朗读歌词,回答问题“什么在闪耀?”“什么在奔跑?”4)师弹琴范唱,生在心里默唱。5)点明歌曲中的音乐知识,顿音记号、力度记号。6)放录音,让学生唱。四、课堂小结:学生唱《山谷静悄悄》走出教室。课后小结:本堂课学生气氛浓,积极性高,收益好。快乐的课间教学内容:1.歌曲《大家来唱》2.拍号3/4。3.为三幅图配节奏。教学目的: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教学重点: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大家来唱》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二拍子的拍号、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歌曲除了二拍子外,三拍子也非常多,下面这首歌曲就是三拍子的,请大家来听。2.聆听录音范唱:老师带同学拍手感受2/4拍强弱规律。3.再听: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做三拍子的指挥图式。4.先学习第二声部旋律:用三拍子指挥图边打拍子边看书。唱谱要求:放慢速度,分成两个8小节学唱。(1)前8小节注意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