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字词句,熟练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积累文言字词,探究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学准备:课件。(共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了解名作《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二、感知内容⒈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卒()逢暴雨乃援()琴舍()琴辄()穷其趣⒉朗读感知。1)、老师领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合理断句。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学生朗读课文3)、根据故事情节,复述课文内容。4)、补充背景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是琴不是筝),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展示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四、挑战课堂练习五、布置作业:翻译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