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简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作者的表达方法。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教学准备:1.由于圆明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要想真正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学生课前最好能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这也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2.文史不分家。本课涉及到中国近代史的一段屈辱,教学前教师要对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各种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检查预习,读词语。谈话引入:同学们,中国历史上,有一处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美、拥有最多珍宝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一、初读课文,感受“美”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2、3、4)2、分别读,小标题概括各段段意。二、深入学习,体会“美”1、读第2节,哪个词看出圆明园的布局?2、解词:众星拱月—(幻灯5)3、先体会再齐读4、默读第三段,①自学第三段,画出园中有哪些独特的建筑?②小组研究学习:在小组中交流,美美的读一读句子5、汇报:你们小组看到哪些美景?读出来预设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山乡村野A、“买卖街”加引号。(买卖街是一座舍卫城,城内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应有尽有,如果皇帝要逛街,宫女、太监等几百人就扮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繁华,真的像个买卖街。)B、欣赏图片预设②:园中有很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雷峰夕照。A、欣赏图片B、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最爱江南的园林建筑,曾经在海宁的安澜园住过,杭州西湖美景也令他流连忘返,于是,回京城以后,就照搬江南名园的样子在圆明园造景以供自己闲来玩赏。C、小组读句子师:还有“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景点是根据诗情画意建造的。6、欣赏图片,填空练习背诵。7、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景点如:万花阵、方壶胜境、方外观等等,不计其数,美不胜收。8、法国作家雨果先生说:这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的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雨果9、读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师:不够美不够沉醉,再读——三、学习第四段1、读一读。猜猜看,在先秦到晚清这2400多年里,都收藏了那些奇珍异宝?2、欣赏图片,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四、小结、回顾: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1、还可以说,这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给“举世闻名”换词语)五、引出“毁灭”究竟是怎样被毁的,圆明园的毁灭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课前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领略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现在请看屏幕,读一读这些句子。2、齐读句子。一、学习“毁”1、打开课本看第五自然段,读一读,边读边体会。2、好,请大家静静地看一段视频,(视频1),说说看,此时,你的心情如何?(恨、惋惜、心痛——)①读句子。闯——猛冲进来,强行进入,体会“闯”。3、第二恨,读。从句中“凡是统统任意”你读懂了什么?4、更可恨的是:读句子。师:最后一句除了恨,更多的是——可惜,全班读。5、资料——雨果的话二、强化“毁”1、师读句子,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生仿照说话练习:没有了……也没有了……。2、解词:不可估量——没有办法估计三、觉醒、拓展1、(幻灯)法国作家雨果的话,谈体会。2、、师:如今,圆明园的废墟在风雨中矗立着,她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心中的一座警钟,时时警示我们——全班齐读:(幻灯9)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