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治知识一、登革热概述“登革”是一个译音,此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英文为dandy,意思为纨绔子弟。因为本病初起时因关节肌肉疼痛而致步态不稳,有如公子哥儿走路时那装腔作势的姿态,故得名。二、流行特点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印度、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等较为严重。三、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主要症状和体征: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三痛:头、眼眶、肌肉关节三红:眼结膜、颜面部、胸背部出血倾向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皮疹皮疹皮下出血四、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成蚊体中等,色黑。中胸背板有四条白色纵纹,中央两条平直,外侧两条向外凸出呈弧形。后足各跗节基部有白环,第五跗节全白。雌蚊唇基有一对白鳞族。四、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黑色,中等大小,头部沿眼边有白色鳞片,喙黑色,触须末端白色中胸盾片呈黑色,胸背正中有一条银白色纵纹后足1~4跗节有基白环,末节全白腹部背板黑色,但2~6节基部有狭窄的白色横带。四、传播媒介媒介伊蚊特性登革热通过伊蚊传播白纹伊蚊生活在房屋内及周围(半家栖),主要在白天叮咬吸血在小型、干净的积水中产卵和孵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