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反思《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学习的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3——4年级阶段目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受到人文教育。教学《爬天都峰》一文时,我把学习目标定为: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都峰的险。二是从爬天都峰的过程中体会爬的艰难,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我选取课文描写天都峰高、陡的段落和“我们”怎样爬天都峰的段落为标杆素材,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节课,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我注重情景的创设,整节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爬天都峰的人让学生融入课堂。导入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天都峰的雄伟壮丽,让学生对天都峰有直观的印象,激发起极大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语言文字学习做好铺垫。教学“读”、“写”标杆点时,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提高语文能力。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会让文字里的很多内容跳出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以多种形式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在读中感受天都峰的险峻,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如:“奋力”、“攀”、“爬呀爬”、“手脚并用”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语文课就是学习阅读、享受阅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三、扎实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必须以小学生为本,以语文教学的性质为根基。小学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词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这样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把钥匙,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课文第六自然段讲“我”勇攀天都峰。学生理解了爬天都峰的词语,感受了“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观看视频,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进行写句子训练。这样以读促想,以想促说,再向以说促写过渡,“扶”“放”结合。这既落实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也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语言的感染力还需加强,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指导不到位。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