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三五太难了”分析哈市靖宇幼儿园王丽娜很多人应该都注意到了这段爆红各大网站,名为“三五太难了”的视频,一个四五岁大的女孩坐在一个小凳子上背乘法口诀表,因为背不出“三五一十五”,急得泪流满面,大喊“三五太难了!”这段视频不仅备受关注、令人捧腹,更引发了为人父母、为人师者们深深的感慨。是什么让孩子至亲的父母舍得如此为难她?可以说现在的家长都很焦虑,即便在看似离高考指挥棒十万八千里的学前阶段,家长们也“很急,很疯,很可怕。”如今的家长对子女追求成功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因为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成败对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简单的说就是:输不起其实,这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幸福观存在误区也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完整个体,作为父母,应当接受他的全部,而不是把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寄托在他身上,孩子不是家长弥补人生缺憾的工具。在5月22日的专家讲座中,将脑科学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契合点,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儿童机械记忆能力强,家长认为我一教他就会,却很少思考会了有什么意义?记住的东西多并不代表都理解,我们把太多精力放在了眼睛马上就能看得见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就是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和孩子的终身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带来的后果是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而在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孩子们是不是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厌学、恐惧学习的现象比比皆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兴趣,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这种超前学习付出的代价是----快乐童年。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有这样一个小笑话:两个孩子在玩,熊来了,一个孩子开始计算速度,另一个脱下鞋就跑,计算的孩子喊:“别跑了,来不及了!”奔跑的孩子说:“我跑在你前面就安全了!”虽然是笑话,但折射出的意义很值得人品味,不要把孩子教傻了,连本能都丢失了,真正有智慧的教育是引导孩子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指南》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拔苗助长”。广大的教师们,也应当承担起责任,充分理解运用《指南》,成为家长前进的领路人、带头人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写道: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