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北碚区实验小学黄贵中【教学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不仅要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还要利用习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数学要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做中学。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安排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关知识单元学后的综合应用,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主要意图是通过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景,使学生综合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更体现了数学的优化思想。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和思想。【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熟练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准确、迅速的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表面积、体积,能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组合成新的正方体。初步接触了由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发生的变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清楚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物品就是求物体的表面积,但实际所需的包装纸又比物体的表面积大,因而教师要和学生理清本课研究的是接口处不计的包装方式,这样的活动才能和生活进行有效沟通。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平时的观察分析,大多数学生喜欢借助直观形象的操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偏向于动作学习型。优等生的观察、思考、空间想象等能力较强,中等生稍弱一些,学困生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的思维能力,小部分学生思维较为有序、缜密。【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认识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大小有关的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2、感知和体会树形结合思想对解决问题的直观作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和空间观念。3、结合实际,合理策划包装式样,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策略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包装多个相同长方体所需包装纸的多种方案【教学难点】总结出体积相等,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大小的关系【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教具资源】教具:多媒体课件、记录纸、10盒X牌扑克(9*6*1cm)1学具:每生一盒X牌扑克,每组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放课件)“六一”节快到了,五一班的同学买了40个,规格是16*8*4cm的文具盒,送给希望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每8个包装成一盒。他们在包装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呢?你想不想当一名小小的设计师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漂亮,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眼球。怎样包装更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更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省包装纸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的问题。板书课题: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情境引入,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与知识基础,另外,教师随机渗透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蕴含思想德育教育。】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什么?(出示扑克)扑克是生活中大人小孩都喜欢的一种玩具。今天我们就用扑克代替文具盒来探究包装的问题,好吗?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出示一盒扑克)包装一盒扑克,需要多少包装纸,该怎样解决?生: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师:需要哪些条数据?生: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师:告诉数据9×6×1cm,怎样计算?学生完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