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镇江市姚桥中心小学王智海教学内容:教科书P23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二、学习例2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依据两种保温杯中水温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得懂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结:这张统计图上不是单一的数据变化,它反映了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叫它什么折线统计图?我们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为了避免数据混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介绍。请大家打开数学书到23页。把完它补充完整。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集体校对,大家看一看,你绘制的是否完整准确。补充好了,请看图思考、讨论: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讨论讨论问题。集体交流。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点?指出:看来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镇江市姚桥中心小学王智海下面,我针对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备课构思进行反思。一、引导学生抓住直线统计图的特征进行教学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对于孩子来说基本方法已经掌握,复式图,需要孩子先绘制一组数据,再绘制另一组,避免混淆。所以,教学设计中,我只是让一个孩子先说一说准备绘制的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绘制。同时让孩子知道用实现和虚线区别两组数据。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我引导孩子紧紧地抓住“点”和“线”来研究分析。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孩子通过点找横轴纵轴上的信息;通过横轴、纵轴找到点的位置,进行比较;观察“线”的坡度,来分析、比较。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愿不够。本节课,我设计了“自主导学单”,让孩子自学例题,独立研究相关问题。从效果上来看,很多学生习惯于“完成作业”,真正思考,探究的行为少,把精力集中在解答问题上,对方法的总结,对知识的感知意愿不强。学生开始习惯通过统计表来解决问题,没有利用统计图来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利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便捷。三、学生的利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学生在观察折线统计图,数据比较时,能直观地根据“点”的位置发现数据之间的差距。在“线”的坡度对数据的反映上能快速地发现,并学生对于数据之间的差距和数据变化的原因,很少能够联系生活实践进行理解。我们教学中,需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如:种花,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并多方面地寻求原因,让数学能更好地让孩子理解世界、理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