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简介与生平1、简介:西汉文学家贾谊,少有才名,二十一岁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二十二岁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二十四岁被贬离京,二十七岁回到京城成为梁怀王太傅,三十三岁忧郁而死。2、贾谊生平:贾谊(前200--前168),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他是西汉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其文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前200年(汉高帝七年),贾谊出生,这时西汉政权刚刚建立,它既给贾谊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遇,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坎坷和痛苦。青少年时期,基本上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他的生活基本上是以读书习文为主。前182年,他18岁时,便以能诵诗书擅写文章而闻名于郡中。受到当时的名士河南守吴廷尉欣赏,将他列置门下。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听闻河南守吴公颇有学识,且政绩卓著,便征召吴公为廷尉。前179年(汉文帝元年),贾谊在老师吴廷尉的推荐下,被征召入朝,立为博士。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在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前177年(汉文帝三年),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又与诸大臣商议,想把他升擢为公卿,因他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周勃、灌婴排挤,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在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地处偏远的长沙。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湿度大,自认为此去长沙将享寿不长,而且又因为是被贬谪,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在这种情况下,他便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前173年(汉文帝七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3、附注:鵩鸟读音:[fú]古书上说的一种不吉祥的鸟,形似猫头鹰,又名山鸮,因夜鸣声恶,古称之不祥之鸟。《汉书贾谊传》中有“谊为长沙傅三年,有鵩鸟飞入谊舍,止于坐隅,似鸮,不祥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