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分报告一:山东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区集约发展的重要环节。探讨新时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分析制定出符合开发区时代发展要求的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促进开发区土地利用挖潜,提高开发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对于保障我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开发区的集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及其理论基础(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对农业利用的研究,由大卫·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次提出。所谓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然而,学术界对土地集约利用有不同的了解。马克思对土地集约经营做了这样界定:“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肖梦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观点是:“可以多维地利用土地的立体空间,并使土地一地多用”。《土地大辞典》中对“土地集约经营词条的解释是:“土地集约经营是土地粗放经营的对称。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在单位面积土地上集中投放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品产量和负荷能力的经营方式”。美国著名的土地经济学家伊利在其所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对现在已利用的土地增加劳动和资本,这个方法叫做土地利用集约。无论学术界对土地集约利用有多少种不同的理解,也无论这些理解有多么大的不同,说到底,土地的集约利用就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过程。(二)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开发区土地利用同一般城市土地利用有所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产业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强度大和土地使用模式特殊三个方面。1、以产业用地为主开发区可以作为母城产业用地的转换,通过土地置换提供充足的工业发展用地,有效地解决了老城区内第三产业用地偏少的矛盾。大量的工业企业通过置换进驻开发区以后,盘活了原有土地资产,使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开发区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试验田,因此工业用地中又以外资企业用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为主。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土地集约利用动态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优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2、土地利用强度大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具有投资量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国家级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40亿元/平方公里,A类省级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17亿元/平方公里,B类省级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8亿元/平方公里。另外,各地政府都对辖区内开发区规定了投资强度、平均容积率和平均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对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土地使用模式特殊在土地使用模式上,开发区一般是遵循先征地——再开发——后供地的原则。开发区土地一般由政府根据园区规划征用土地,然后组织开发整理后向企业提供熟地。开发区在创办之初,一般都是先成立一个具有政府职能的开发区管委会和一个负责基础建设任务的开发区总公司。管委会将利用贷款廉价征用的土地或无偿划拨而得的土地,承包给开发区总公司,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然后把熟地出让给企业。(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质应该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土地经营和管理等途径,发挥土地利用潜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不断得到提高。按照上述思想,用地的合理布局,结构的优化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