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所得税专题VIP免费

(七)所得税专题_第1页
1/9
(七)所得税专题_第2页
2/9
(七)所得税专题_第3页
3/9
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七)所得税专题【典型案例1】通达工贸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2007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7年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企业所得税率自2008年开始改按25%的标准,通达工贸公司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6000万元,2008年的利润总额为5500万元。2007年和2008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007年初通达工贸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3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通达工贸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万元,对该应收账款计提了500万元坏账准备。2008年12月31日通达工贸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6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为27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应收款项的实质性损失允许税前扣除。(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通达工贸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2007年初因此产品的质保承诺提取的预计负债账面余额为230万元,2007年根据当年X产品的销售量又提了质量担保费用400万元,并于当年支付了X产品的售后服务费120万元,2008年提取了X产品的质量担保费用250万元,当年支出了此产品的售后服务费用21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3)通达工贸公司2007年初以4000万元的代价取得一项一次还本分次付息的国债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该投资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等,当年确认国债利息收入200万元,于2008年初支付。2008年此国债投资依然派生利息200万元,2009年初支付。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4)2007年初通达工贸公司Y产品的年初账面余额为450万元,未提取跌价准备。2007年12月31日,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根据市场情况对Y产品计提的跌价准备为22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2008年末Y产品的账面余额为8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为41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5)2007年11月,通达工贸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取得成本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100万元,2008年末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4300万元,公允价值相对账面价值的变动已计入当期损益,持有期间基金未进行分配,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6)2007年6月5日通达公司因违规经营被工商部门处以20万元的罚款,款项于7月1日交付。(7)2008年2月5日通达公司发生非公益性捐赠支出120万元。(8)2006年初通达公司开始对某销售部门用的设备提取折旧,该设备的原价为300万元,假定预计净残值为0,会计上采用4年期年数总合法提取折旧,税务上按6年期直线法认定折旧扣税标准。(9)通达工贸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求: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1)确定通达工贸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07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2)确定通达工贸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中资产,负债在2008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同时比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金额。(3)计算通达工贸公司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4)计算通达工贸公司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答案及解析】1.2007年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比表:项目年初口径年末口径差异类型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应收账款3700400030045005000500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预计负债23002305100510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80库存商品4504500380600220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0交易性金融资产000410020002100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100固定资产1802507090200110新增可抵扣暂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所得税专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