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第二章商品经济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商品和货币的本质规定性价值规律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重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货币流通规律。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节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迄今为止,就经济形态而言,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类型的经济。(一)自然经济1.含义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2.产生和表现:自然经济在人类之初的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并形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残余,在当代的经济落后国家或某些地区还明显存在。它具体表现为: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共同体的集体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以及个体农民的家庭经济。(二)商品经济1.含义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2.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或说说基础条件)。社会分工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必要。(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个决定性条件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伴随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3.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也称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5.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个别国家或地区由于特定的条件可以逾越某些社会形态,但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这一阶段。这是因为: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三大经济形态的历史演进中不可缺少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用广泛的联系和频繁的交换否定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的充分发展又为自身的消亡与产品经济形式的产生准备着客观条件。在这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是衔接自然经济与产品经济的中间阶段,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瓦解自然经济、萌发产品经济的作用。没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产品经济形式就不可能产生。第二,商品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分工,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出现之后反过来又极大地扩大社会分工,推进生产的社会化进程。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社会生产现代化的有力杠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商品生产者必然为争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进行竞争,以保持在竞争中占优势。广泛存在并日趋激烈的竞争,不断推动着商品生产者竞相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走向现代化。第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运行和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灵活的经济机制和经济杠杆。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市场机制,为社会化生产有效进行创造了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等经济杠杆和企业、银行、股份公司、股票市场等组织形式,而且还形成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调控方式,“两手”并用。二、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和基本特征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形式。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市场的主体、市场的客体和市场机制等三个方面。第一,自由的微观市场主体。消费者和企业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基本的微观市场主体。微观市场主体的自主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微观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包括消费者行为的自主性和企业行为的自主性。消费者行为的自主性,表现在消费者以其收入为基础在一定的价格水平情况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