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27页第一章《医院会计制度》总说明2010年12月31日,财政部印发了新《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这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医改意见》)、《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国发[2009〕1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的成本、绩效和财会管理水平、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对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修订过程、主要结构和内容、主要变化等进行说明。一、《医院会计制度》修订背景我国原《医院会计制度》发布于1998年,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规范公立医院的会计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十年前制定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修订。具体来讲,修订《医院会计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修订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提升医院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是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4月,随着《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的相继出台,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医改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并在具体措施中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但同时又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具有资金规模大、业务活动复杂、需要持续运营和发展等特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社会效益,需要完善的会计制度作为支撑,以将有关医改精神落实到医院的日常核算和管理中,夯实会计基础数据、硬化成本计算与约束、提升医院的财务、绩效管理水平。因此,修订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既是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二)修订完善医院会计制度,提供更为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是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事关改革稳定的大局、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财政体制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夯实财政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在中央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方针政策指引下,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逐步加大,公立医院业务规模有了较快增长,如何管好、用好财政投入的巨额资金,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修订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健全医院会计核算体系,促使医院对外提供更为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单位财政补助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以及收入、成本费用等运营成果的信息,既是摸清医院真实家底,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必然要求。(三)修订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财政预算改革相关问题核算,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客观要求自本世纪初开始,我国逐步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一系列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这些财政预算改革政策很多涉及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与改进,迫切需要从修改完善会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