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区食品安全工作总结食品安全工作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石鼓区一直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特别是今年8月9日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后,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已提高到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提出“抓当前、促持久,抓系统、系统抓”的基础上,明确今年围绕“组好班子、开好会议、摸好底子、抓好治理、建好台帐、办好培训、评好优劣”七个好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抓机构建立,形成上下联动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8月9日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后,区食安委向楚政区长作了专题汇报,按照衡政发[2011]13号文件以及炎秋常务副市长的讲话精神,迅速对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机构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区食安委由常务副区长任主任,分管食品药品和卫生工作的常委副区长、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和分管工商、经贸的副区长的为副主任,16个成员单位负责人为委员,下设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办副主任担任,另设常务副主任一名、专职副主任一名,设股室三个,即综合室、执法协调室、监督检查室。2个乡、6个街道也相继成立了食品安全机构,每个乡、街分别由行政一把手任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安全的副职为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每个乡、街都成立了食安站,由分管安全的副职任站长,食安站从党政办和安监站抽调不少于2人作为食品安全专职人员。各村委会、管委会、组、社区都明确了一位干部作为食品安全信息员。为加强横向联系,争取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区食安办主动与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市食药石鼓分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等单位召开见面会、工作研讨会,为此,上述单位分别明确了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联系我区食安工作。在区食安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区食安办在短时期内,对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科学整合,各级机构得以逐渐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得以形成。二、抓会议贯彻,营造全民参与监管的浓厚氛围8月中旬,区食安委先后在市里参加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和“打四黑、除四害”电视电话会,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区食安委于8月24日召开了班子成员专题会议,8月25日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大会,8月26日食安办召开了相关工作人员会议。2个乡、6个街道在9月上旬之前先后召开了党政联席会、机关脱产干部会、村组干部及党员会,并通过宣传橱窗、横幅标语、宣传传单、下发文件、印发简报,借助石鼓江山报、衡阳日报、晚报发表新闻报道营造了氛围。为了达到会议效果,迅速掀起食品安全监管高潮,在具体实施和操作层面上,通过认真研究、学习,起草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具体有石编发[2011]8号《关于成立衡阳市石鼓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批复》、石政办报[2011]5号《关于成立衡阳市石鼓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报告》、石政办通[2011]25号《关于调整石鼓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石政办发[2011]34号《石鼓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石政办发[2011]3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石政办发[2011]36号《石鼓区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石政办发[2011]35号《2011年全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石鼓区酒类流通领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石政发[2011]15号《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设立食品化学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点的通知》。三、抓隐患排查,以专项整治促整体工作全面推进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食安办设计、制作、下发了8套摸底样表及隐患排查表。区食安办直接对中心城区的重点部位进行了调查,9月3日—9月15日,联合市商务执法中队、区公安分局、相关街道及工商所重点对五一大市场、沿江北路、环城北路、2个39度酒吧、水调歌头KTV等酒类流通领域进行突击检查和执法行动,紧接着2个乡、6个街道在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及“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两个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对辖区有“四黑”、“四害”的重点部位进行排查摸底,所有摸底排查资料均上报区食安办。四、抓重点督查,以点带面促整改措施落实10月17日至24日,在区食安委主要领导的亲自率领下,组成督查组对2个乡、3个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