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一、导入新课1、激趣导入: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神奇的泉水,比如说我们资料袋中提到的西藏的羊八井热泉,附近雪山连绵起伏,银光闪闪,泉中却沸水翻滚,热气升腾。河北的喷鱼泉,每年农历谷雨前后,泉口会随水喷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台湾的水火泉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灰色的泉水从岩石缝里涌出后,流进一个小池里,立即翻滚如沸水,腾起三四尺高的浓烟,这时,只要点燃一根火柴抛向水中,就能冒起火焰来。2、那大家知道我国的“三大名泉”指的是哪三大名泉吗?现在由老师告诉大家(出示图片)①济南趵突泉:位于济南市区,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在略呈方形的泉池中,三股清泉自地下涌出,涌水量每秒达1.6立方米,水温常年在18摄氏度左右。②无锡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寺附近,共两池,上池圆,下池方,故又称而泉,泉水质轻而味甘。③杭州虎跑泉: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虎跑山虎跑寺中,清澈见底,甘冽醇厚,纯净无菌,以后对身体有保健作用。这是我国闻名天下的三大泉,那我们今天随作者去他的家乡云南的珍珠泉欣赏一下珍珠泉的倩影。板书:珍珠泉二、品味词句、深入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82页,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作者都写了珍珠泉的哪些内容?(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习课文。)2、问:谁来说一说围绕珍珠泉都写了那些内容呢?生汇报:珍珠泉的位置;泉水、水泡,以及作者的喜爱。(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介绍珍珠泉的位置时是怎么叙述清楚的呢?我找4个同学读,其他的同学用你的铅笔画一画表示位置的词语。生:村子前面;山包上;穿过山包;石板路尽头;师板书。师:正因为作者写了这些表示位置的词语,即便我们第一次去珍珠泉,听他这么一介绍,我们也能找到。那好,我们都来读读一读第1自然段。(齐读)(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泉水:导:同学们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珍珠泉,快看,这就是珍珠泉(出示图片)(出示自学提示)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我们来到珍珠泉,都看到了什么,用“—”划下来,并简单的标注一下自己的感受。1、师:谁来说一说来到珍珠泉我们都看到了什么?生:石头、青苔、蕨草、花朵、水绿、水清、水深、水泡。师:同学们找得很好,作者按着顺序先写了泉水的(板书周围)你喜欢泉水周围的什么呢?生:我喜欢深绿的泉水和石头青苔。(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高低错落的石头,上面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在这些词语中重读了,(出示课件)同学们都来读一读。你喜欢什么样的石头什么样的青苔?作者说泉水的周围“镶嵌”着高低错落的石头,如果我给它换成“砌着”好不好?你们都来读一读。生:理解“镶嵌”的含义。(再读原句)师:除了高低错落的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还喜欢什么?生:厥草、花朵。师:正因为珍珠泉周围有石头、青苔、蕨草、花朵作者才说是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再读这段话)问:朴素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那么如果让你给这些词语选你会选吗?小结:指着板书说正因为作者把石头、青苔、蕨草、花朵的各自特点写的这么清楚,让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了珍珠泉周围的美。带着你的感受你们都来读一读。导:珍珠泉的周围景色都这么美了,那泉水什么样?比较句子:生:水绿,引导生谈感受(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如果我说(水是那样绿,很绿很绿。)你还体会到那种感受吗?导:同学们看,(课件出示绿的画面)树是绿的、草是绿的,水也是绿的。这满眼生机的绿色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呢?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合作读)师:珍珠泉的泉水除了绿,还有别的特点吗?生:深、清。师:谁来读一读深、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生:能看见树叶、石头。师:这样的泉水你应该怎样读啊?(指名读,评读)师:这泉底的树叶和石头是什么样的啊?生:青褐色的石头、发黑的树叶。师:这泉水清的呀,不仅能看见石头和树叶,而且连他们的颜色都看得一清二楚。说明这泉水真是太清了。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师:一般的泉水在3到50米的深度,站在旁边是根本看不清泉底的。但是我们站在珍珠泉的泉边却可以将泉底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