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10章税收效应分析第10.3节税收与储蓄和投资10.3.1对储蓄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表现在: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降低储蓄对于纳税人的吸引力,促使纳税人增加即期消费。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消费储蓄O2E*S1S2SB1E1EAC2C2EA1CE2CB储蓄1C消费图10.12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图10.13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2I1I1I2I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如图10.12所示,纵、横轴分别代表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初始时个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可连成一条直线,即AB线。它与无差异曲线I1相切于E1,即他选择C1数量的消费和S1数量的储蓄。现假定政府对储蓄利息征收所得税,由于实际储蓄收益下降,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会发生变化,新的选择组合线变为CB。它与新的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E2,这时,他选C2数量的消费和S2数量的储蓄。与税前相比,储蓄由S1减少到S2,消费由C1增加到C2。这表明,税收对储蓄产生替代效应。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在:政府课税会降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为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而减少即期消费。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如图10.13所示,纵、横轴分别代表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初始时个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可连成一条直线,即AB线。纳税人从储蓄和消费中都可获得满足,一定数量的储蓄和一定数量的消费给他带来的效用无差异,两者的数量组合形成一系列无差异曲线。AB线所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为I1,它们在E1点相切,表明消费为C1,储蓄为S¿。现假定政府对储蓄利息征收所得税,由于可支配收入减少,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会发生变化。假定纳税人的储蓄目标是既定的,该纳税人对储蓄和消费的选择组合线变为AE,它与新的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E2,这时,他选择C2数量的消费。由于C2小于C1,表明税收对储蓄产生收入效应。如果政府对储蓄利息征税(或者单独征收利息所得税,或者把利息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那么净效应是什么呢?现在分析利息所得税对家庭生命周期动机储蓄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了简化分析,这里采用简单的二时期模型,即假定个人的一生由工作期和退休期两个阶段组成,在工作期,个人获得的工资收入为W,消费量为C1;在退休期,个人用以往的储蓄来维持消费,消费量为C2。再假定储蓄利率为常数r,个人不留任何遗产。据此,可以得出个人一生的预算约束,即C1+C21+r=W式中,C2/(1+r)为退休期消费量C2在工作期的现值。1/(1+r)为现值系数,它的值越大,就说明相对于工作期而言,退休期的消费越昂贵。因此可把现值系数1/(1+r)看作退休期消费的价格,即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3C消费量退休期消费量退休期消费量工作期O1IA1IQ2I1C2C2EC1EC2EAB1E2I消费量工作期)(a)(bQ1C2C3CB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P=1/(1+r)。现假定政府征收税率为t的利息所得税,这时,实际利率水平为r(1−t)。由此导致退休期消费的现值系数或价格发生变化,即P=11+r(1−t)很显然,退休期消费的价格因政府征收税率为t的利息所得税而上升。在个人一生可获得的收入及消费的时间偏好一定的情况下,利息所得税提高了退休期消费的价格,必然会影响个人在工作期与退休期之间的选择。接下来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来说明个人选择的变化。图10.14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净效应图10.14是两个家庭对不同阶段消费量的无差异曲线图。横轴代表工作期的消费量,纵轴代表退休期的消费量。AB为税前预算线,第5页共11页第4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1页其斜率为−(1+r),表示个人在工作期放弃1元的消费便可换得退休期(1+r)元的消费。OB是个人在工作期的工资收入全部用于第一阶段消费的量,即W;OA则是个人在工作期的工资收入全部用于第二阶段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