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的从教体会我是蕲春县一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有的是一颗献给三尺讲台的爱心。2003年,我从江汉大学毕业,来到母校教书。在从教的十一年里,我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提高,教书育人成了我不懈的追求。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终身学习,全面提高。教师之功,教学为首。选择从教以来我就深谙此理。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除了有优秀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外,更要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气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之外我一有空就去别的教师那里听课,也请别的老师来听我的课,取长补短。平时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磨课活动,经常上网学习优质课视频。在此期间,我坚持写教学随笔并时刻采纳学生好的教学意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高尚的老师必须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同时让他们养成一辈子受益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法。教学之余我喜欢博览群书,关注时事,发展多种个人爱好,坚持锻炼身体,每天保持愉悦心情,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二、关爱学生,点滴做起。教师是一个清贫的职业。所以,只有载着炽热的爱,载着满腔的教育热情,载着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做好一名教师。温家宝总理说:“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老师是蜡烛,在孩子们心里点燃希望,并且照亮他们的一生。”我决心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爱是我努力的主题,创设优良的学习生活是我努力的重心。我始终相信自己是一片绿叶,我必须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尽全力解决我的学生遇到的各类难题。因为年轻容易沟通,我的学生喜欢找我借钱回家;喜欢向我倾诉成长中的烦恼;喜欢向我请教调整心态的策略,更喜欢在早自习、课间或晚读时间问那问不完的问题。由于个人的不懈努力,我得到了所有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和同行的赞许。我爱学生,不仅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地绽放。”对于调皮生,我从来没放弃他们,任其破罐子破甩,而是给予特别的关爱。后进生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缓慢之极,往往是今天变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难以巩固。他们尤其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赏和承认。我用“放大镜”寻找后进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从而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记得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只有奉献,才有收获!在我决定做一名教师的时候,父亲对我提出了争做一名让学生又爱又怕的德艺双馨教师的要求。我始终铭记他的话,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两个班上有一些同学学习基础很差,但很有上进心,我便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课,哪怕是从最简单的音标学起。我想让我的学生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学生的成长,只依靠知识的获得还远远不够,就如一只熊鹰,只有飞翔的翅膀而没有飞翔的方向。塑造一颗健康向上的心灵,我们教师需要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当好“伟大的灵魂工程师”。学生喜欢思路开阔、知识渊博、语言生动、教法灵活的老师,他们更喜欢春风化雨德馨香的老师。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任老师但我从不错过一个与学生共鸣共勉的机会。我们的教材和阅读文章宣扬了一个个真善美的故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上课是教师“用生命在唱歌”,这种美好的旋律必然让求知的孩子们受益匪浅。“张丽莉刘效忠等老师们铸就的“师魂”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了更多的崇敬和思考,肩上更多了份责任感。比起他们的“大爱无疆”,我还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三、爱岗敬业,终身不悔。六年前年轻气盛的我第一次踏上了讲台,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就成了我坚定不移的追求。我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充实而不忙乱,有序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散漫,自己教的省心,学生听的尽心。我相信厚积薄发,因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