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9页第三部分、管理学1、管理的含义与作用管理是指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5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不是盲目无计划的、本能的活动。(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事、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利益关系。(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若目的不明确,管理便无从谈起。(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管理活动具体表现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管理通过其职能行为起到它的作用。管理的作用可归结为两点:1.管理可以维持企业组织的存在由于企业组织是由很多部门和个人构成的,各部门和个人都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和目标,且个人的目标和组织整体目标并不自然地一致,有时甚至相反,因而难免发生诸如个人和部门利益之间、个人利益之间、部门利益与组织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目标冲突必然导致行为冲突,如不进行有效地化解,冲突的结果将导致组织生存的危机。管理就是将个人或部门利益与组织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人和部门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中同时实现自身的利益。2.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所谓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任何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实现目标是要耗费一定资源的。管理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各人员行为协调起来,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组织目标。在当代社会中,以最少的资源投入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每一个组织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决定一个企业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就是管理。2、管理的性质与职能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二重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通第2页共29页第1页共2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9页过组织生产力,协作劳动,使生产过程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必须的活动,是生产过程的自然需要,这就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是管理执行者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或业务活动目的的一种职能,这就是管理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3)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人们的一项实际工作,一种行动。人们发现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职能图理工作中,管理者往往采用程序具有某些类似、内容具有某些共性的管理行为。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对每一个职能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3、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10种角色,这10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方面的角色,信息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1、人际角色: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混乱驾驭者。4、管理者的层次5、管理者的技能一、技术性技能技术性技能主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术与方法。现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其日益变为一个专业化的活动,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拥有完成专业性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例如,对于一个政策分析者而言,他必须掌握复杂的定量分析的方法。特别是电脑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以后,对电子计算机和网络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二、人际关系技能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协作性的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性的活动之中。许多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技能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这种技能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相同条件下,一个具备这方面技能的管理者肯定可以在管理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第3页共29页第2页共29页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