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设计5篇【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2、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黑板)1、下面各数最接近几百或几十。2、用竖式计算。465+307=271+436=241+27=49+17+32=3、复习竖式计算的方法。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三、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12、想一想,估一估。⑴解决问题:“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出示问题)①、口头说出算式。列式:118+104+95=②、你估计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呢?③、计算。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用自己的方法计算。④、反馈。算法展示。当你在计算连加法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⑵试一试:民族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1、先自己列式,估计得数是多少,再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2、选一种你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做。3、汇报答案。⑶小结: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注意算法的简化,可以采用简算的方式。三、练习巩固。书本练一练1。用竖式计算。生独立计算,汇报答案。四、总结。教学目标1.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2.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3.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与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对知识进行迁移,把两位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运用到三位数加法当中。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难点: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估算(1)18+23≈2(2)72+11≈(3)53+49+27≈2.用竖式计算419+264=78+782=(同桌一个人做一道,并且交换检查)一起回忆交流加法的笔算法则:1.相相同数位对齐;2.从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们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楼道两侧开辟了象棋活动区和阅读区,这里的书都是大家把自己看过的书捐献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这里有一份三、四年级各班同学捐书情况的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瞧瞧。(出示课件)师:你能在表格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且大声的和同桌说一说吗?谁来大声的给大家说说呢?师:你能根据所说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随便提同桌列示。教师引导说出: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有多少本?在黑板上板书:118+104+95=103+109+98=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个数加在一起?前两个数都是几位数?这节个我们研究的是三位数连加的问题。(板书课题)三、解决问题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呢?师:你能不计算估一估吗?(抽生上台回答)预设:(1)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多15比少8还多7,所以三年级多。(2)120+100+100=320100+110+100=310三年级多(3)110+100+90+8+4+5=317100+100+90+3+9+8=310三年级多2.到底是不是三年级多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计算)好,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算一算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算完后把你3的方法讲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听一听。师巡视抽生板演,并且让学生自己讲解。(重点讲解三个数一起加的格式)师:黑板上哪些同学书写较好呢?其他同学书写有什么不足?以后大家在书写时不仅要规范而且要美观,给人以美的感觉。3.师生集体小结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刚才同学们用了几种方法进行了计算,可以口算,也可以先加前两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