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长期负债•学习要求•(一)初级资格学习要求•掌握长期投资成本的确定以及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熟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和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了解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和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标准。•(二)审计师资格学习要求•掌握长期投资成本的确定和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的核算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熟悉长期投资减值的判断标准。了解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第一节长期借款一、借款费用的内容借款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借款的辅助费用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专门借款: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款项。二、借款费用确认的原则和计量确认借款费用专门借款费用其他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筹建期间生产经营期间记入长期待摊费用记入当期损益资本化不予资本化计量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借款费用发生总额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三、开始资本化的条件(同时满足)对于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在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时开始资本化:1、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已经发生;2、借款费用(包括辅助费用)已经发生;3、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主要指资产的实体建造活动)已经开始。四、专门借款利息、折溢价摊销的会计处理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人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停止借款费用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财务费用。计算资本化金额时,应与资本支出相挂钩。五、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认为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2)已经过试生产或试运行,并且其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时,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能够正常运转或营业时;(3)该项建造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4)所购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设计或合同要求,或与设计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地方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也不足以影响其正常使用。六、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息的资本化金额当期购建固定资产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每笔资产支出金额每笔资产支出实际占用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1、累计支持加权平均数的计算举例见P202例1、例22.资本化率的计算(1)只借入一笔专门借款借款利率即为资本化率。如果专门借款为发行的债券,并且有折溢价(按直线法摊销),则:资本化率债券当期的利息±折(溢)价摊销额债券的期初帐面价值×100%=上式中“债券期初账面价值”包括债券面值、尚未摊销的溢折价以及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已计未付利息。(2)借入一笔以上专门借款加权平均利率专门借款借款的利息之和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100%折(溢)价摊销额±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每笔专门借款本金每笔专门借款实际占用天数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举例见P204例4、例53.两个限制(1)累计支出的限制累计支出总额超过专门借款总额时,超出部分不应纳入计算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金额,一面高估资本化的金额。(2)利息资本化金额的限制每期利息和折价或溢价摊销的资本化金额,不得超过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和折价或溢价的摊销金额。七、辅助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不与资产支出相挂钩2.辅助费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资本化金额大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十、停止资本化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停止资本化(满足条件之一)分别建造分别完工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单独使用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停止资本化继续资本化金额小的八、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的处理不与资产支出相挂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资本化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损益化九、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中断正常中断第二节应付债券一、债券的发行价格如果只考虑债券票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