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初中历史教学课中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VIP免费

论初中历史教学课中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1/2
论初中历史教学课中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2/2
论初中历史教学课中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初中历史教育探索与研究夹江县梧凤乡初级中学陈佩芳摘要:初中历史课不仅具有历史教育,还有人文、思想、科技等方面的教育。为了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我们应该在历史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关键词:初中历史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和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历史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实施德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则是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加强“渗透意识”,正确处理教学与德育的几种关系。第一、知识点与教育点的关系思想教育内容是蕴含在基础知识内的,而基础知识又是由思想内容来统帅的。因此,在研究分析教材时,要从知识点中发掘出教育点,教育点一经确定,又要用来统帅知识点。如讲述“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一节,我先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挖掘出这样两个教育点:①爱国主义;②优良道德品质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然后就以这两点为灵魂,组织知识点的传授,安排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授课时,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这部分内容是放到鸦片战争中去讲,还是放在后面讲,其效果明显不同。教材是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放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样鸦片战争的过程比较清楚连贯,但却大大削弱了清政府的妥协投降和人民的坚强不屈、英勇斗争的鲜明对比效果,使情感教学出现断裂,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决定把这部分内容放到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去讲。若不是这样有意识地挖掘渗透,学生也就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第二、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关系历史教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就是一种巧妙的德育教育。教育一般分为隐性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表现较为不直接一些,有那种“春风如化雨”之感觉。当然隐性的德育教育一般情况之下点到为止,学生自然会理解的。比如,每当我讲诉外国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清朝政府如何腐败时,我就会对比讲述中国人民不断反抗的英勇事迹,这样一讲述学生的爱国激情、憎恨外国入侵者,痛恨腐败政府的认识自然而然就启发起来了。然后,我又在课尾将他们的认识加以总结,从而使学生清楚认识到中国经济技术落后和清政府腐败无能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从而至少深化了学生对以下两点的认识:①落后就要挨打;②政府只有锐意进取才符合历史的发展。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这给了今天的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学生很自然地提出今天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这便是显性教育正面的、直接的落实在教育点上起到强化教育的作用。这说明在德育教育的自然渗透中,显性教育有两个作用:①是深化教育主题,在整个教育中起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的作用;②是帮助学生自觉运用历史的眼光(当然是粗陋的,还需引导才行)来观察世界、适应世界。不难看出,德育教育手段不仅在于渗透,也可有正面的强化。当然,这要求教1师掌握好时机,在学生既有激情又有能力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否则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反倒不美。第三、相容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关系在历史课中进行思想教育,如果不注意做好春风化雨式的隐性教育和分析理解的显性教育,就容易使学生感到是一种生硬的说教,从而出现抵触心理、逆反心理。这种教育不但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反而还使学生失去了掌握知识的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要创造一种师生心理相融的课堂气氛,也只有在学生和老师的感情达到共鸣时,才能取得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如我在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时,就充分运用感情教育。利用声、光、电等电教手段和灌注深情的讲述,来控诉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的横行霸道、胡作非为,清政府的一味退让、妥协投降,从而激发学生的悲愤情绪,使他们有一种严重的压抑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这种师生相融的心理作用下,再帮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然后因势利导,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可见,德育的目的实现与否,心理相融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要想把逆反转化为相融,最好的途径是情感教育,德育是情感教育的必然结果。除此之外,我们要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初中历史教学课中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