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打一植物)周敦颐第一课时制作:张宁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淤()泥洗濯()清涟()鲜有闻()亵玩()yūzhuóliánxiǎnxiè1.扫清读音障碍2.录音范读,轻声跟读3.自由朗读4.个别朗读5.配乐齐读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周敦颐疏通文义,注意下面红色字的意思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濯清涟而不妖: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多。沾染(污秽)。立。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玩弄。少。我。更加。合作探究1:找出表达作者“爱莲”并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合作探究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找出具体的语句,并说说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合作探究3:作者对“菊”“莲”“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保高洁本色,十分难得。合作探究4: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莲花正面衬托反面衬托菊牡丹1、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2、翻译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课堂检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业1、2、《导学案·<爱莲说>·自主学习》《课堂练习册·<爱莲说>·巩固积累运用》1、2、《导学案·<爱莲说>·自主学习》《课堂练习册·<爱莲说>·巩固积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