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城关一小晋红艳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动机是不会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予以激发和培养。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外在动机的形成,而且也重视内在动机的形成。那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下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以下五方面谈起。一、重视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在数学学习中,树立一个正确目标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以目的性教育应该成为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在教学中经常给孩子们讲名人成功的事例。只有目的性明确才会产生动力。同时我还会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最总要步入社会,现在的学习是为将来的胜利工作打基础。通过这些道理,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是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习动机,根本目的是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满足。为此,我在组织教学时,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起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三、重视学习成果的反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学习成果的反馈,我们教师不能只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结果或知道一次具体的测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思维是否正确。这一过程非常的重要,我们老师要设法引导点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正确答案,达到高分和老师以及同伴的赞扬,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学习兴趣倍增,更喜欢这门学科,也更喜欢老师。四、培养学习动机,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数学极大的推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受益终身我从一开学就开始严格要求学生,如抄题、审题、检查等,一步一步地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是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思考的细致周密性,书写的规范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总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就一定会是自己得到提高,使学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