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习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发现,文科班学生在做作业和考试时,经常在同一些历史知识上出错,应该引起历史教师和学生们的高度重视。这些历史知识有:1.中国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半坡氏族,而非山顶洞人。造成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准确地掌握新石器时代的概念,新石器时代是人们普遍采用磨制技术制造工具的时代,半坡氏族能够这样做了,而山顶洞人刚刚开始采用;二是错误地认为新石器时代与氏族公社完全吻合。2.我国的信史开始于商朝,而不是公元前841年(西周)。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理解为有确切纪年的历史了。3.东周结束于公元前256年,而非公元前221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战国结束于秦的统一,因此,学生也错误地把东周的下限与战国的下限视为同一时间了。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秦朝,而非秦国。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区分秦国和秦朝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秦国早在周朝便产生了,那时它还不是一个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以后才成为封建国家,但它仍然不是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了六国,才开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5.三国鼎立时期的上下界限与三国鼎立的实际时间是有区别的。三国鼎立时期是从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而三国实际鼎立的时间是从222年孙权称王鼎立之势成至263年魏灭蜀,鼎足之势少了一足。6.《中英南京条约》的赔款数是白银2100万两,而非2100万元。在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上,中方的赔款除《南京条约》给英国的赔款和当时给美国的烟贩赔款用银元外,其它均用银两。,7.沙俄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南地区是通过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864年的《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许多同学忽视了《北京条约》。8.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而非《中英南京条约》。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区分开“关税自主权”与“海关管理权”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9.近代中国内河航运权的破坏是《天津条约》的规定,而非《中美望厦条约》和《马关条约》。《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但资本主义的势力尚未深入中国内河。《马关条约》规定开辟内河新航线,此时中国的内河航运主权被破坏已有30多年了。10.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赔款数是白银1800万两,而非1200万两或2200万两。《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白银各200万两。在《北京条约》中规定赔偿英法两国白银各增加到800万两,这里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增加到而非增加了,因而两个条约中的军费赔款不得相加;二是“各”字即英法都是800万两。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赔款数=英国军费800万两+法国军费800万两+英商损失200万两=1800万两白银。11.最早的资产阶级政治团体是兴中会而非强学会。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在课程编排上强学会先讲授,而兴中会后讲授。12.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的标志是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非“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的改组或“东北易帜”。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也叫蒋介石政权)的建立,虽然这时国民党内还未统一,但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是从这时开始的。不管后来其政权如何变化,南京国民政府这个根基却从未动摇过,蒋介石的最高统治地位也从未有实质上的改变。总之,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基础。13.国共政权对峙的标志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而非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国共政权的对峙有两层意思:一是国共两股势力的实际对立,开始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二是中华大地上两个全国性政权的对峙,那要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对峙的标志就是这个意思。14.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此处的“形式统一”即实际上的“不统一”,其主要表现有:①国民党内各派新军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混战连绵;②中共控制着农村革命根据地;③日本帝国主义控制着东北等地;④帝国主义控制着租...